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寸河山一寸血(798)

(2012-01-28 18:44:45)
标签:

罗卓英

园部和一郎

上高会战

一寸河山一寸血

文化

分类: 一寸河山一寸血

一寸河山一寸血(798)
               上高会战前,中方指挥官在前线观察敌情

 

 

 

于是从九江到南昌,罗卓英都派出和安插了很多情报人员。

传来的情报表明,铁路上的日军军列来去频繁。罗卓英想知道的是,这是要撤兵,还是要增兵。

有人说是撤兵,根据是有一些列车的车厢窗口露出人枪,而这些列车都是朝北去的,但也有人说可能是增兵,因为有更多的军列在南下,只不过上面窗户紧闭,看不真切。

要对此作出判断,就得使用“铁道游击队”的办法:晚上趴在铁路边,耳朵贴着铁轨。

一听,北上的军列很轻,南下的军列却很重。

明白了。北上列车让你看到人枪,那是故意制造的假象,其实里面没几个人,装载着部队和武器装备的,恰恰是南下列车,不然车厢不会那么沉重。

拿到“化验报告”后,罗卓英就为大打一场做好了准备

1941315日,在园部的指挥下,日军分三路攻向南昌以西的上高地区。

正面迎击日军的是李觉的70,湘军虽然英勇,但要在平地或丘陵上与日军正规师团作战,还是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头两天罗卓英刚好不在上高,由参谋长临时指挥,后者实战经验不足,听到前方战事不顺的消息后,显得十分紧张,脸色也变得铁青,坐在司令部里一个劲地给薛岳打电话,请示机宜。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给他打气:不要怕,这是日军的老一套,打一下就会回去的。放下电话,薛岳立即催促罗卓英返回上高进行直接指挥。

317,罗卓英赶回上高,并连夜召集幕僚进行商议。

开始是高层幕僚。他们的看法跟薛岳差不多,认为日军只是出来扫荡一下,应避免决战,先撤出上高,等其撤退时再进行追击。

这是薛岳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就采用的战术,以后李宗仁也用,看上去既符合实情,也很稳妥。

如果是在南昌会战前,也许罗卓英一点头就同意了,但自那一战后,他得到了第二个教训:作为主帅,在从谏如流的同时,一定还要有自己的主见。

罗卓英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假如我们撤出上高,日军继续进攻怎么办?

上高后侧与长沙相通,公路也未被破坏,对方是完全可以沿着公路直扑长沙的。

众人闻言,顿时都说不出话来。

为慎重起见,罗卓英决定扩大决策层次,让所有幕僚人员与会发表意见。

多数底层幕僚都反对撤退,主张与日军在上高展开决战。这些小伙子大多血气方刚,做着梦也想干它一下,况且位卑责就轻,对于打仗,自然要积极得多。

客观地来讲,高层幕僚的主张也不是没有道理。园部的“短切突击”,一共出动了两师一旅团。其中,第3334师团虽非常备老师团,但比原来那两个“最弱师团”要强得多,在新编师团里至少属于中上水平。独立混成第20旅团则是从广岛第5师团中抽出了一些老兵打底子,然后重新组建的“新老混搭”部队。

罗卓英能集中的兵力,光从编制看有三个军,但由于兵员严重缺额,数量上一个军只与日军一个师团勉强相当,这样一算,光人数就不占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