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789)
标签:
汤恩伯枣宜会战一寸河山一寸血文化 |
分类: 一寸河山一寸血 |
那天的前半夜大家都在忙着,第233联队忙着卷裤腿,脱鞋子,汤恩伯则忙着调部队,设埋伏。
5月20日后半夜,第233联队开始渡河。
当走到河中心时,对岸忽然枪声大作,什么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凡是厉害的都搬了出来,子弹炮弹撒着欢地往日军身上撞。
这是非常标准的半渡而击。
第233联队无遮无拦,而且缺乏起码的心理准备,仓促间完全谈不上还击或抵抗,仅被当场击毙在河中的就达到300多人,联队长神崎哲次郎大佐荣幸地位居其列。
这一场仗下来,第233联队光过个河就伤亡一半,已无法再投入使用,第39师团刚刚因包围第33集团军总部,并导致张自忠阵亡而自我感觉良好,却没有想到报应会来得如此之快。
汤恩伯指挥的这次伏击战,愣把三个师团都给吓坏了,没人再敢轻易冒险前进。
5月21日,园部在第11军司令部召集幕僚开会分析。
最后大家得出一致结论:汤恩伯行动飘忽,就跟个弹簧差不多,可伸可缩,很难对其进行迂回包围。
让园部更感苦涩的是,自发起枣宜会战至今,快一个月了,不仅没能围住汤恩伯,相反还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近4千人的伤亡数字,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被汤恩伯给打掉的。
还要不要继续前进呢?
答案也相当一致:不。
这时园部已经通过各方面的情报,知道汤恩伯往其身后派了很多小部队,这些小部队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三个师团继续往前拱,后方一露出空当,他们便能趁虚而入,切断你的粮草供应线,到那时,就是致命威胁。
看来冈村做不了的事,到我也做不了。
当天,园部向三个师团下达统一命令,放弃北进。
在枣宜会战中,“中国派遣军”交给第11军的任务一共有两,一是打击第五战区主力。这个东西模棱两可,你可以说没搞定,因为最终也未能拿汤恩伯怎么样,但园部绝不会傻到这种程度,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成功了,而且相当成功——不成功,会包围第33集团军总部,并使得张自忠阵亡吗?
另外一个,则是西渡襄河,直下宜昌。
如果说前一个问题还比较好交代,那现在这个问题就有些讨嫌了,园部因此曾犹豫不决。
5月23日,园部再次召集幕僚进行商议。
会上,就要不要打宜昌,争论非常激烈,分成了意见截然相反的两派。
“暂停派”认为,经过将近一月的作战,官兵不仅极度疲惫,而且由于供给线拉得过长,部队粮草弹药已出现了供应不上的情况。
宜昌在哪里,还在襄河以西两百多里的地方,那样的话,官兵只会更累,供给线也只会更长,一旦遇到汤恩伯集团军这样的强敌,后果不堪设想。
“主战派”毫不相让。
累怕什么,熬一熬也就过去了。现在薛岳的第九战区和顾祝同的第三战区都在进行冬季攻势后的休整,没有能力主动出击,我们不但能再调一些部队过来,而且可以利用沿江运输线进行补给。
听到这里,园部眼睛一亮,对啊,怎么我没想到呢?
从内心来说,园部本来就是站在“主战派”立场上的,他三月份来武汉,才干了不足三个月,西尾又是明白着要扶他上战马的,这个时候撂挑子,说不打宜昌,那真是有点给脸不要脸的意思了。
那就这么定下来,攻宜昌。
园部依计从武汉周边又调来一个第40师团,从而填补了前线兵力的不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