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708)

标签:
张灵甫万家岭一寸河山一寸血文化 |
分类: 一寸河山一寸血 |
在第74军,王耀武第51师是绝对主力,夺取张古山自非其莫属,可是即便勇如王耀武,对此战也颇费踌躇。
张古山这样的地势,必须仰攻才行。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重炮配合,仅靠轻武器攻坚,则伤亡一定小不了,有可能参与进攻的部队还会大半报销。这份苦差使,究竟派给谁好?
张灵甫立即从一众旅团长中站了起来:我去!
对张灵甫的主动请缨,王耀武并不意外,假如这个时候他不站出来,倒是个意外。
这时的张帅哥已升为旅长。在黄埔生云集的74军,这种晋升速度算是相当之快,甚至有些超常了。有的人是黄埔三期的,跟王耀武都是同学,但也只能在张灵甫手下当团长。
不过你们谁也不要嫉妒,王耀武手下战将素以悍勇著称,可是谁悍也悍不过张灵甫。一到战场之上,这人简直就如同拼命三郎下凡,而且越苦越难打的仗,他反而表现越兴奋。他的军功和官衔,真是用身上的累累枪伤堆积起来的。
接下来张旅长的话,却让王耀武深感意外。
去归去,可我不想仰着个脸挨子弹,那等于送死。
王耀武有些摸不着头脑了,照你这么说,张古山该如何打法呢,总不成因为你帅,松浦就拱手相让吧。
张灵甫没跟他说打法,他说的是三国。
三国末期,蜀将姜维据守剑阁,十万魏兵被其阻于险关之外,无可如何。然而魏将邓艾却偷越阴平险道,翻越摩天岭,下江油直取成都,从而一举灭蜀。
想想看,当邓艾猛不丁地出现在蜀 国君臣面前的时候,那感觉是不是特别的惊悚?这就叫出敌之不意。
王耀武有些听明白了:你是不是准备扮一下现代版邓艾?
张灵甫一笑,然也。
我已经到张古山附近观察过多次,正面警备森严,攻击的确比较费劲,不过我已经发现了那条“阴平险道”。
这条道就在张古山的后山绝壁,此为日军不备之处。
王耀武越听越有兴趣,说说看,具体怎么打。
张灵甫早已胸有成竹,遂从容不迫,娓娓道来。
正面,我不会“仰攻”,而要“佯攻”,借日军被火力吸引的机会,组织突击队绕道后山,摸到山顶,从背后袭击它。等突击队得手,正面再从“佯攻”转入“真攻”,如此,必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好小子,瞧这机灵劲。王耀武大为称赞,并当场另拨一团,以助张灵甫马到功成。第74军为一旅两团制,也就是说王耀武已把他大半个师都交到了自己部下手里。
按照薛岳的总攻令,是预定10月7日下午4点开始总攻,但张灵甫并没有如期行动。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攻击行动,日军有海陆航空队的飞机助阵,中国军队又缺乏防空设备,白天冲杀,一定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你还得顾及到绕后山的突击队,一旦被山上日军发觉,则前功尽弃。
不能白天,得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