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面抗日战场(305)

(2011-04-23 18:51:50)
标签:

郑洞国

小桃园

正面抗日战场

文化

分类: 一寸河山一寸血

正面抗日战场(305)
          郑洞国在古北口

 

前面说过,此时的南天门阵地上,已经拥有中央军独立炮兵部队,而且数量也不算少,共有两团一营。但由于川原使用了疑兵之计,使作为总指挥的徐庭瑶产生了误判断,之前已把大多数炮兵都集中到刘戡师的西侧阵地去了,在这边配合黄杰师作战的炮兵反而不多。

少不去说它,还不准,往往打3发才能中1个目标,跟日本人比差远了去。

这倒不一定是炮兵的错,事实上,火炮的性能就那么个德性,你就是再急也没用。当年“一二八”淞沪会战时,税警总团的王赓算不错了吧,人家还是美国西点毕业的,可是碰到不听使唤的中国炮仍然是一筹莫展,逼急了只能跑到美国领事馆去找同学,结果还为此蒙上了不白之冤。

更为糟糕的是,中国炮兵的位置无法固定。刚刚打出去一发炮弹,马上就被日军炮兵阵地发现了,立刻对准,排炮齐轰。

跟我们比起来,日本人的炮可准多了,由此带来的损失就少不了。不过“技术流”的徐庭瑶早就料到了。当初构筑阵地时,为什么要在工事里面专门给炮兵修交通沟?这可不是给他们没事串门子用的,就是为了应付如今这种尴尬局面。

有了交通沟,中国炮兵们打炮都是这样的:先彭彭地放上两炮,然而马上推着炮走,换一个位置再打。

如此,火炮被日军炸毁的可能性倒是大大缩小了,但自家射击的精准度和威力也随之更低了——别说炮兵,就是步兵,你让他气都不喘一口地东放一枪,西放一枪,也不太容易打中目标。

所以,中央阵地的火炮也就算有那么一回事,根本起不到拦阻对方火力网覆盖的作用。来回几趟之后,守军阵地上已“几无一寸完好之地”,半天时间,官兵伤亡达三四百人之多。

除了火炮,还有一个更讨厌的飞机,因为它一直在天上跟只苍蝇一样嗡嗡地飞着,你够不着它,它却猛不丁地就会甩一颗炸弹或打一梭子机枪子弹下来,让你防不胜防。

有的日机见下面的人对它无计可施,变得越来越张狂,竟然俯冲下来进行低空扫射。

火大了,一些官兵用肩膀扛起轻机枪就射,总算是把这些可恶的苍蝇稍稍赶远了一点。

在中央阵地,日军四次攻击,阵地前沿伏尸一片,仍无法得手。

川原要变招了。

这位颇有两下子的日军指挥官,之所以认定在第3天一定能解决问题,除了已控制八道楼子这个杀手锏外,还因为他总结出了另外一个致胜法宝,那就是不断的迂回绕击。

没有迂回,前面也不可能那么快地就吞下八道楼子。

这个办法,川原准备再用一次。具体策略就是,在正面对中央阵地强攻的同时,派出迂回部队,从南天门西北角的龙潭沟出发,夺取小桃园,然后对中央阵地的守军形成包抄。

小桃园,原来你是如此重要。

虽然黄杰是上司,郑洞国是下级,但显然,如果比业务水平的话,双方得倒个个,郑洞国对战场态势的判断和把握能力要远胜自己的领导。

设若他还是在八道楼子上面白费工夫,不仅损兵折将,徒劳无功,而且后面连保卫小桃园的力量都没了。郑洞国的这一着棋,堪称挽救全局,否则川原3天结束战斗的说法还真要应验了。

得知日军忽然在龙潭沟出现,前方总指挥徐庭瑶大吃一惊。到底是经验丰富的将帅,日本人的意图,他马上就猜出来了,于是立刻命令附近归他节制的黄显声骑兵师出击,因为他们的马快,可以在第一时间堵住缺口。

然而黄显声的部队,在锦西打打游击战还行,一旦进入正规战,就很难与日军主力部队相抗衡,所以也没能堵得住对方的兵锋,让其突了进来。

危急时刻,早已集结于小桃园附近的何大熙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成功地固守住了小桃园。日军使足力气想冲进来,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为此还付出较大伤亡代价,一个在古北口战役中表现出众的少尉军官当场阵亡。

至此,迂回日军无法再突进一步,只能进行拉锯战。到了晚上,郑洞国还组织人来了个“反迂回”,趁机又夺回了两个阵地。

川原“3天解决南天门战斗”的老牛,因为郑洞国的一次“选择性”后撤,就这样被他自己给吹破了。

大概有人会问,都这时候了,东侧阵地上的刘戡师怎么还不过来增援,难道他们还没看出来前面只有一个中队的日本兵?

这你就错怪刘戡了,因为眼下他要应付的不止一个中队,已经增加到一个大队了,而且火力更猛,让刘戡感到脱身不得。

好在中方火炮此时主要都集中在东面区域,给刘戡师平添了力道。有了大炮撑腰,不光步兵,就连日机都对守军忌惮三分。有不怕的,关东军飞行队的一个中队长就架着机子跑过来,想趁乱捞上一票,结果很不幸,当头挨了一炮,呜呜叫着迫降到潮河的河滩上去了。如此一来,日军在这一面基本上只能做做样子,无法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