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烽火大地(265)

(2011-03-13 18:27:40)
标签:

萧振瀛

华北

老蒋

东北军

正面抗日战场

文化

分类: 正面抗日战场2

 

那么老蒋现在在想些什么,或者换句话说,中原大战后,他万事无忧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老蒋整天想的就是要“削藩”,将东北、华北这些地方都合并同类项,归入中央的囊中。中原大战,他虽然斗倒了老冯和老阎,使自己在南京政府的权威一时无二,但这并不意味着华北可以真正归其统制了。

东北军的入关,一方面使老蒋最终奠定了胜局,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华北局势更趋复杂化,那就是前者可能因此坐大。

东北从形式上虽说是易帜了,其实中央政府在那里根本难以插足,如果整个华北也由东北军一手掌控,那就又变成了另一个东北。

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想老蒋之所想,急老蒋之所急,谈话才有效果。

重要的是如何使华北不由东北军一家说了算。

萧振瀛先从报上那个话题说起:听说东北军可能要接收太原兵工厂了。

老蒋的耳朵果真竖了起来。

萧振瀛分析说,别看一个小小的兵工厂,今天接收兵工厂,明天就能接收整个山西,而山西一向都是华北的核心(“得太原者得天下,得太原而尽得地利矣”),如果这个地方被东北军控制住,张学良的势力那就不得了啊,对于中央来说,以后就可能会尾大不掉。

老蒋看着萧振瀛。

那么,你有什么妙计吗?

有。

萧振瀛的计策就是,以晋制奉。

我认识一个叫温寿泉的人,这人现在住在上海,跟我是铁哥们。他原来在山西当过副都督兼军政部长,跟山西将领很熟,我让他到太原去做工作,一定不让东北军进山西。

老蒋的脸色慢慢缓和下来。

吃早饭没有?

萧振瀛摸摸脑袋,一早就来了,还没呢。

那跟我共进早餐吧。

萧振瀛今天算是撞大运了。能够跟老蒋在一个桌上吃饭,那可不是普通待遇啊。

为了跟萧振瀛深谈,老蒋甚至把当天的讲话安排都临时取消掉了。

因为萧振瀛所涉及到的东西,实在是他最关心的。

吃了早饭,又谈了半天时间,老蒋把孔祥熙叫来:呶,事情是这样这样的,你看着办一下吧。

孔祥熙是多么玲珑的一个人,马上就明白了老蒋的意思。他让人交给萧振瀛两样东西:两万块钱和一张军委会中将参议的任命书。

真是雪中送炭啊。不愧是大人物,出手就是不一样。

萧振瀛随即以中将参议的身份去找了温寿泉,后者果然就把事情给办成了。

由于山西将领的阻挠和反对,东北军愣是没能进入太原。

萧振瀛当然不会白干,老蒋很快再次召见了他。

当着老蒋的面,萧振瀛表示:只要中央收纳我们,我们今后将坚决脱离西北,为您所用,从而代表中央扎根华北。

至此,对由宋哲元在山西重组新军的事,老蒋终于点了头。

老蒋这关算是过了。可这事还不是他一人能说了算。

当着萧振瀛的面,老蒋很实在地告诉对方,你得再去找一个人。

谁?

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东北少帅张学良。

华北地面上,只有他点了头(“请派令”),这事才算成。

从老蒋这里拿到路条,萧振瀛就去天津找张学良。

可是天津的事并不比南京那边更乐观,因为有人跑过来插队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是老西北军中的知名人物——孙良诚。中原大战溃败后,这位老兄也变成了光杆司令,跑到天津来做寓公了。

做寓公虽然不愁吃穿,可哪有带百万兵风光,孙良诚便也想通过关系到少帅这里来报个名,由自己负责改编晋南西北军。

替孙良诚操办这件事的人叫郑道儒。此君也是能人一个,在老西北军时就办过对外交涉,后来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还当过“经济部部长”。但能则能矣,碰到另外一个更能的, 郑君就没折了。

在这之前,郑道儒本想先取得张自忠和赵登禹的支持,但事与愿违,这两人都被萧振瀛说服了。他便索性赶回天津,准备直接走张学良的门子。

忙了个昏天黑地,肯定不能为别人做嫁衣裳。萧振瀛抖擞精神,赶紧行动开了。

 

 

烽火大地(265)

孙良诚在中原大战溃败后也变成了光杆司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