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大地(210)
标签:
东乡平八郎日本西园寺内阁正面抗日战场文化 |
分类: 正面抗日战场2 |
在此之前,西园寺曾就首相人选与海军中的传奇人物东乡平八郎进行过会谈。
明治时代,日本有两位“军神”,一位就是我们前面多次提到过的乃木希典,代表陆军系统,还有一位就是海军里面的东乡平八郎。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东乡平八郎甚至比乃木希典更有资格获得“军神”的称号。这位常年挂着“一生伏首拜阳明(明朝研究心学的那位圣人)”腰牌的日本海军军头,在日俄战争中最为出彩,就是他,充分发挥了蜉蚍撼大树的精神,一天之内,率日本联合舰队把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全给干灭了,从而一举奠定了此战胜利的基础。
我们不知道他与西园寺都具体谈了些什么,但海军出来的,当然帮着海军讲话,可能他还得帮西园寺分析,你要是用陆军这些剌头的话,他们会怎么怎么给你找麻烦,我们海军就不一样了,素质高啊,在外面也比陆军有见识,会打交道,比如我那里就有一位叫斋藤实的很合适……
这次谈话两年后,东乡就一命呜呼了。
临死之前,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让海军比陆军提前一步,坐上了首相的交椅,也算可以瞑目了。
当然了,推荐后备干部嘛,要说一点私心都没有也不可能。事实上,斋藤与西园寺也是有过一点关系的。那就是早在西园寺组阁时,他就在内阁担任过海相,多多少少也算自己人。
可怜那个铃木喜三郎还在跷着二郎腿等西园寺推荐他的时候,人家斋藤早已把家搬进了首相官邸。
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军人内阁就这样诞生了。
其实西园寺最初的设想是很有些不厚道的,他是要利用斋藤内阁过渡一下(即所谓“过渡内阁”),靠他们镇住小鬼,保证局势平静,也就是裕仁所期望的“稳定”后,再着手恢复政党内阁,但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他的预想,军人内阁这驾马车上了道就再也停不下来,从此政党内阁真的寿终正寝了。
斋藤内阁一上台,日本政府在外交政策上风向突变。
原先对占领满洲以及建立“满洲国”,主要是军部和关东军起劲,犬养内阁实际上是主张和平解决问题,甚至在国联的压力下做出让步的。
但现在反过来了,政府比军部还要强硬。
斋藤内阁的外相是内田康哉,此人出生于熊本(产野兽军团的那个地方),做过满铁总裁,那谈判起来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一硬到底,一点给人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由于这种凶神恶煞搞外交的样子前所未有,十分雷人,所以大家给起了个名称,叫做“军服外交”,意即他是穿着军服做外交工作的,不是军人,胜似军人。
在这种情况下,中日双方的明争暗斗更趋激烈,从而也使李顿调查报告的出台变得更加难产起来。
大家先是在报告起草地点上做文章。
李顿原来计划在北戴河起草报告。这地方好啊,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手写酸了写麻了,还可以到海滩边上吹吹风,散散步哩。
但是日本不同意,凭什么要到北戴河,那是张学良的地盘儿,他要是想办法跟你们套个磁,玩个猫腻什么的,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行!
那上哪去?
青岛啊。你们不是想看海吗,那地方的海比北戴河还漂亮,是上上之选。
李顿他们一合计,那咱就上青岛吧。
张学良又不乐意了。
青岛?你们上日本人的当了,那里由他们控制着,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难道他们就不会套磁,玩猫腻吗?
李顿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弄了一头汗,最后咬了咬牙,干脆,风景也不看了,分两个地方,一个东京,一个北平,同时写。
这回没话说了吧?
没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