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抗日战场(344)

标签:
黄郛关东军伪军正面抗日战场文化 |
分类: 一寸河山一寸血 |
对于他来说,对外交涉和对内整顿,都刻不容缓。可是眼前乱糟糟的一片,毫无头绪可言,该从何处入手呢?
铁路。
铁路者,现代政治经济之血脉也。控制住铁路,也就等于控制住了连接华北各地的枢纽。然后才能以铁路线为纲,逐步辐射周边地区。
华北铁路,首重者为北宁路(北平至辽宁)。但日本人交到黄郛手里的,只有北平到天津这一段,而且火车连正常通行都还没有保证,因为唯一的一个机车车辆厂在唐山,火车无法进行维护和修理。
要让火车开到唐山也可以,问题是那里是伪军的老巢,伪军会进行骚扰和破坏,甚至直接把火车给你抢了,而黄郛又不可能调一兵一卒去应对伪军。
怎么办呢?
黄郛想到是的借鬼吓鬼。
他告诉天津的日本华北驻屯军,现在夏天到了,有人得到海边去避暑。
谁呢?当然不是我等平民百姓,而是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平津的外侨多得是,另外还有各国使馆的老爷们,他们都得到北戴河啊什么的去凉快凉快。
让他们去凉快好了,跟我们天津驻屯军搭什么界呢。
怎么不搭界?你们日本侨民也是外侨嘛。根据辛丑条约,大家坐火车去避暑是一项基本权利,是“不容间阻”的,同时各国都有护路,保卫外侨安全的义务。今年就轮到你们日本了(“是年恰为日本值年”),所以天津驻屯军必须出来,和中方一道维持交通。
都是根据国际公法,没一句忽悠的,日本天津驻屯军只有乖乖照做的份。等到火车试开往唐山,该地李际春伪军不仅不敢来滋事,还远远退开,至少离铁路线20里。因为他们看得真切,在一旁护路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碰都不敢碰一下的日本主子。
控制住铁路并保证其安全(“护路无阻”)后,黄郛又即刻派他手下最得力的殷同出马,前去长春,和关东军进行会谈。
殷同在历史上有非常神秘的一面,先前停战协定未签前,秘密赴长春打动关东军的就是此人。
在当时,若论与日人打交道的能力,他的确算是出类拔萃。据说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跟日本人聊天从不用翻译。然而若干年后,他也和华北的很多政客一样,成了伪政权的一员。命运之诡谲与弄人若此!
在这次会谈中,关东军嘴上答应,说等北宁线范围内的所有日军都陆续退到长城线后,就将关内完全交还中方。
但是直到北平至唐山段通车完全正常后,唐山以东至山海关那里,仍然驻扎着许多关东军。关东军的借口是,李际春伪军的编遣尚未完成,他们得帮着“维持地方治安”。
日本人赖皮的功夫真是天下无双,等到伪军编遣完成,各方面条件都已具备,他们又足足赖了一个多月,才把关内段全都交出来。
拿到整个铁道线路还不算完,经历过两次滦东战役后,铁道线和机车车辆都已残破不堪,且一度只能军用,客货运全停,使华北经济处于凋零状态。
黄郛仍旧起用殷同为铁路管理局局长,后者果然为干吏一员,没用多长时间,就使客货运全部恢复,生产的机车不光能保证自给,还能分拔全国其它干线使用。
停战后仅三个月,华北经济即大有起色。扣除支出,政整会得到收入900万元。同时,由关外撤退进来的失业人员,也得到大量安置。北戴河海滨一带本来因战乱搞得无人敢去,然到当年夏季,已是“北方中外人士聚集,屹然为战区中惟一乐土”。
除北宁铁路外,黄郛大力整顿的还有一个平绥铁路(北平至绥远)。如此,一南一北,一东一西,已至少在地域交通和经济上使华北初步恢复元气。
对于黄郛来说,接收和整顿铁路线只是第一步,如果不处置“非武装区”内的伪军,一切成果仍然有化为乌有的可能。
但是伪军,本身就是日本人利用停战协定留下的“以华制华”的棋子,岂是那么容易解决得了的。
凡属乱世,既出英雄,也必产妖孽。
《“高陶事件”始末》的作者陶恒生回忆,香港陷落前有那么几天,日军还未打进来,而英军已撤,结果在处于“力量真空”的情况下,就冒出来不少这类“人妖”,他们几乎是见人就杀,见物就抢,绝不比鬼子好到哪里去,使难民们提前就陷入了水深火热一般的生活。自然,此类货色在日军进占港岛后顺理成章地就成了伪军。
滦东伪军大头目李际春就是这样不折不扣的妖孽。不过他还不是临时冒出来的,已经属于跟在日本人屁股后面混饭吃的老油条了。
他原来是东北军的前身即奉军中的一个骑兵军官,后来奉军退往关外,他舍不得平津的花花世界,就索性离开部队,到天津投靠了日本人。
还记得关东军出兵锦州前,土肥原策动的那个“天津事变”吗?里面带着一帮天津混混出来搞事,任便衣队队长的就是这小子。
在天津他没能翻出多大的浪头来,随后就受日人指使,到关外去招汉奸,弄了几千人马。热河战役打响前,他被编入关东军弘前师团,曾协助日军进攻过东北军防守的石门寨。
跟“皇军”一起作战,此辈当然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日本参谋本部一度很看不上眼,再想到他们出工难出力,不仅无用,还要费钱,就让其在停战协定签定后,暂时担任关东军在滦东地区的警备,不过在这之后就要撤入伪满,由关东军负责解除武装,以免在自家窝里生出什么事端。
对于参谋本部的想法,关东军却不敢苟同,在后者看来,李际春伪军的作用还远未到挤干榨完的时候。事实上,在关东军撤回长城线后,就在内部下达了秘密命令,强调“滦东治安维持”,必须由李际春及“倒戈的中国军队”担当。其利用伪军继续维持占领的险恶用心,到此已暴露无遗。
有了主子撑腰,李际春的胆子立刻壮了起来。乘着中国正规军队限于停战协定的规定,无法进入滦东,他就来了个猴子称大王,也在当地树了一杆旗。极具讽剌意义的是,旗号竟然也叫“抗日救国军”,李某自任“总司令”。
这一天,正是北平政整会正式成立并讨论处理“察冯事件”的那个日子。
老汉奸李际春一脸正气状地指着他的大旗:奶奶的,老子现在是抗日部队了,看谁敢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