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烽火大地(173)

(2010-12-30 07:56:28)
标签:

孙元良

黄埔

葛隆镇

正面抗日战场

文化

分类: 正面抗日战场2

 

说起这个孙元良,还不得不提一个人:秦汉。

没错,就是那个台湾的大明星。秦汉是他的艺名,原名叫孙祥钟,他老爸就是孙元良。秦帅哥演了一辈子琼瑶剧,给人印象老是那个缠绵悱恻、优柔多情的小生,与老爸金戈铁马的硬汉形象相去甚远。不过我看过他在一部叫《汪洋中的一条船》的电影中的造型,里面他演一个身残志坚的残疾人,面部表情很是刚毅执着,颇见祖辈之风采。

老实说,这片子我没看过,我看到的是剧照,不过这张照片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或许还跟片名有些关系:“汪洋中的一条船”。闭目想想,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境呢,周围惊涛骇浪,船只随时有被倾覆和吞噬的危险,船上的人拄着拐杖,顽强地支撑着,驾驭小船一直向前。

只有狂风暴雨中倔犟的海燕能与之相提并论。

现在,孙元良就处于这片汪洋之中。

生死关头,他提笔给张治中写了封短信。信的内容很简单,一共三点:

第一点,517团已经被围住了,现在连团长都找不到(“团长失踪”);

第二点,我现在就在葛隆镇,估计这个地方很快也守不住了,不过我不会逃,万一失陷,这里将是我的葬身之地(“职拟在葛隆镇殉职”);

第三点,葛隆镇失守,你那里也就危险了,快走(“请军长迁移”)!

这既是战况报告,也是一封遗书,可以想见当时情形已到何种境地。

5军指挥部就在葛隆镇背后的钱门塘,葛隆镇丢了,钱门塘当然也不能幸免。不过张治中在收到报告后并没有跑,而是赶紧给自己的黄埔学生打气,告诉他,只要再坚持一下下,援兵很快就会赶到。同时要求517团务必坚持到日落之前方可撤退。

接到张教育长的电话,他的学生孙元良只有苦笑。

“一下下”是多少,谁也不知道,听上去无非是一句安慰之辞罢了。再说517团还能坚持到日落之前吗?

我现在可是连他们的团长都联系不到了。

也罢,看来这里真的要成为我的殉职之所了。孙元良拿起枪,准备去做最后的抵抗。

但这回张治中确实没忽悠他。

下午4点,独立旅莫雄团终于赶到葛隆。这支精兵一到,葛隆镇守军顿时群情振奋,阵线得到了巩固。

然而危情并未完全解除。

孙元良认为失踪的那个团长没有失踪,此时正在娄塘陷入苦战。

517团团长张世希(黄埔1期)一直在战场上,只是他也同样联系不到孙元良。他此时能做的就是拼着命坚守残余的阵地。

很快他发现阵地再也守不住了,因为日军已突破了左翼,即将环绕包围过来。

这是最后的时刻。

鱼死网破,只此一遭。

我相信,这就是张世希和他的将士们当时的真实想法:冲出去或许还有活路,冲不出去就只能等死。

于是这些人忽然像疯了一样地从阵地上跳了起来,向日军直扑过去。

显然,日军根本没料到中国守军有此一招。

眼看着已经气息奄奄,忽然间猛如恶虎,思维反应再敏捷,一下子也转变不过来。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张世希他们不仅冲出了重围,而且使日军相信,中国军队的大批援军已经上来了,加上天色将暗,善通寺师团担心遭到伏击,终于选择了后撤。

由于娄塘之战的浴血坚持,第5军和19路军得以化险为夷,将主力转移至常熟、太仓、昆山一带重新布防。

可以说,517团是以一团之牺牲,换来了全军之安危。

在他们的玩命冲锋中,有的人跌倒后就永远没能再站起来。

 

烽火大地(173)

      青年孙元良气度不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