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烽火大地(163)

(2010-12-20 08:39:16)
标签:

冯庸

浏河

宋希濂

义勇军

正面抗日战场

文化

分类: 正面抗日战场2

 

但是命运终于没有能够再次赋予他这样的机会。

还是缘于该死的机动能力。

浏河距离部队所在位置将近60多里路,最快的办法是用汽车运。但宋希濂想尽了办法,也只找到11辆汽车,一趟只可运1个营。

这当口,你就是急死也没用。

先上1个营,其他人跑步前进。

宋希濂亲自带这个营(521团第1营)先行出发。

上午11点走的,到浏河已经12点半了,路上用去了足足1个半小时。其实如果按正常速度开,半个小时即能赶到。问题是他们在快到浏河时被日机盯上了,没法正常赶路。

日机又是扫射又是投弹,部队不得不下车隐蔽疏散,这一耽搁,半个小时就过去了。更惨的是,11辆汽车,被炸了8辆,只有3辆勉强可用。

还好,总算离浏河已经不远了。3辆车掉转头一拐一拐地回去接人,先行营则继续往目的地跑。

在浏河,宋希濂迎面碰见的不是教导总队,而是冯庸义勇军。

当时来上海参战的民众义勇军很多,影响较大的就有南京中央大学义勇团(后嫌名字不够响亮,又改名铁血军团)、华侨救国义勇军(顾名思义,是由爱国侨胞组成的),不太知名但名称雷人的有天津骷髅团(打不死你,吓也要把你吓死)、中国国民救国军第一军第一师(比实际作战的19路军和第5军还要高调)。

在所有外地义勇军中,要论国仇家恨,冯庸义勇军的感受最深。

因为他们就是一路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而流亡到关内来的东北大学生。

冯庸义勇军的全称为冯庸大学义勇军。冯庸大学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而且它有一个非常诱人的地方,那就是实行全免费。

该校创办人冯庸与张学良是结拜兄弟,两人虽不是同月同日,却是同年出生,关系非常好。冯庸倡导教育救国,而且注重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当时的沈阳人甚至把冯庸大学与东大营、北大营相提并论,称为“西大营”。

然而一个“九一八”事变,几乎改变了所有东北人的命运。冯庸大学也是如此,他们不愿在日本人统治下苟且偷生,遂从校长(冯庸自任)到学生,都一个不剩地撤入关内,并成立义勇军,发誓要把日本人赶出东北老家。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在长江沿岸监视敌舰,却不料现在的后方一眨眼就变成了前线。

考虑到这些学生继续留在这里只能做无谓的牺牲,因此宋希濂在向他们了解浏河的情况后,命令他们立即自行转移到后方安全地带。

中国的读书种子们,你们还不是军人,你们应该继续活下去,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留一点未来的希望。

对于宋希濂来说,再到七丫口去阻止日军登陆已经来不及了,现在能做的,就是保住浏河。

有一个地方,是日军的必经之路。

它就是浏河西端的茜泾营。

521团第1营立刻向该处行进。没想到,日军来得还要早,一见面,二话不说,双方先来了个见面礼——打一通白刃战。

在这里,宋希濂总算看到了已归属他指挥的教导总队第1营。

都是第1营,宋希濂部在左翼,教导总队在右翼,向日军发起反攻。

但在人数和实力上,宋希濂已经处于劣势,而这种劣势还在继续扩大:日军登陆部队不断上岸,也就能不断增援过来,中国军队却迟迟上不来人。

原来是这时候汽车都被炸没了。大家只能跑步前进。

两条腿走路,还得防着上面的飞机轰炸,当然慢了(“敌机二十余架密罩天空,一律低空飞行,掷弹如雨”)。

下午3点,521团第2营到达。

6点,第3营也气喘吁吁地赶到。

可惜这时日军早已占领茜泾营。

宋希濂本想等另一个团(522团)到达后,乘夜发动反击,把茜泾营再夺回来,但他望穿秋水,都深夜11点了,还是连个影子也没见到。

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应该明白,此时浏河丢失只是迟早的事了。

 

烽火大地(163)
             冯庸大学的女学生兵

 


烽火大地(163)
       冯庸和他的冯庸大学义勇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