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正面抗日战场(60):奇人萧振瀛

标签:
萧振瀛凤城宋哲元宋体正面抗日战场文化 |
分类: 重走正面抗日战场 |
缘于建军时,张自忠的部队比宋哲元还要多得多,称得上兵强马壮,这样问题就来了,那个年代,都是当兵打仗之人,就是比手下的人马多少,厉不厉害,所谓强者才能居之。
张自忠本人对拥戴宋哲元做“大头儿”也有不同意见,是萧振瀛说服了他,答应让他做“二头儿”,大家才达成一致,但实际上,从早期在二十九军中所起作用来看,萧振瀛仅居宋哲元之下,是二十九军的灵魂人物。
二十九军建军时十分不易,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若无萧振瀛纵横捭阖,到处求爹爹告奶奶,这支军队别说组成,连生存下去都很难。其间过程,我在“烽火大地”中讲得比较清楚。其中还有一个没有讲到的细节,就是萧振瀛进京找孔祥熙托门路的时候,第一次见孔就跪在地上不起来,说我是为了团体和朋友才给你磕这个头的,如果你不答应帮忙,我就不站起来。孔祥熙后来说,萧振瀛这一跪确实让他没有想到,男儿膝下有黄金,觉得对方真讲义气够朋友。
萧振瀛不仅有很强的转寰能力,于军事和政略上也很有见的。在长城抗战这一二十九军的成名之作中,前线的军事会议大多是由萧振瀛代替宋哲元主持召开的,包括喜峰口大突袭的军事计划,均由萧振瀛一手拍板达成。一直到后来二十九军入主平津,成为中国阻挡日军入侵的第一道华北屏障,也几乎全系萧振瀛之功。
萧振瀛在华北,唇枪舌剑,应招拆招,连土肥原这样的老牌日本特务都拿他没办法,称萧振瀛“胆大如斗”,由此,日本人不得不使出“以华制华”的策略,利用二十九军的内部矛盾来做文章。
PS:打个广告,《正面抗日战场》第一册实体书已经上市,新华书店、当当、卓越均有销售。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30476&ref=search-1-p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