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走正面抗日战场(57):卢沟桥的门票该不该收

(2010-11-07 19:21:03)
标签:

卢沟桥

宋体

“九一八”事变

正面抗日战场

铁桥

文化

分类: 重走正面抗日战场

 

回顾正面抗战,有两个关键地点是一定要去的,其一为沈阳,其二就是北京(旧称北平)。

没有沈阳的“九一八”,就没有十四年抗战(或称十五年抗战)之说,同样,如果没有北平的“七七”,全面抗战也极可能会推迟进行,可以说这是日本在中国的两个原罪之地,抗战从这里爆发,也在这里结束。

在北京,我们是沿着宛平城—卢沟桥—丰台—南苑—大红门这样一个顺序走下来的,这个顺序实际就覆盖了当年“七七事变”和卢沟桥战场的整个脉络。

该讲的,我都罗里罗索地对着那台小摄像机讲了。有个网友跟我说,视频拍得还行,可镜头前怎么就看不到你在贴子和书里的那种幽默感呢。

我想他是没到现场来,如果亲眼看到宛平城墙上那累累的弹痕,城底下纪录日军罪行的石鼓,他也不会允许我再“幽默”下去。所以,我一直觉得,写史的人如果能有机会实地踏访,零距离接触一下自己笔下的那些战场和遗迹,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实乃天赐之福,但在踏访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却是不宜着笔的,因为太近了,情感的东西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遮蔽理性的思考。

先补几句过后想说的话。

其一,卢沟桥(我指的是那座著名的石桥)应该把身份标注清楚。如果作为抗日纪念地,就应该跟“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平顶山惨案纪念馆一样,停止收受门票,让来寻访的人们免费参观和踏访。当然了,倘若是故宫那样的历史文化遗迹,则另当别论,问题是不能同时标着两个名号,什么好处都想沾。

我们这一路走来,还就卢沟桥打着“抗日纪念”的旗号在收门票,给人印象,要是不掏钱的话,连纪念凭吊一下的资格都没有。不是说门票有多贵,而是不该收!你老让别人燃烧爱国激情,能不能自己也爱一下国呢,毕竟还有政府补贴,少收几张门票不至于饿死吧。

其二,卢沟桥周围还有很多遗迹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我在视频中曾说到,卢沟桥战事的主战场不在石桥,而在旁边的铁桥。这一点,不仅史书记载明确,当地上了岁数的老人也有一些知道,可是极具讽剌意味的是,卢沟桥的管理人员却不知道!问他铁桥的事,他冲你一瞪眼,什么铁桥不铁桥的,打仗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这座卢沟桥。

或者他明知也佯装不知,直让你哭笑不得。

卢沟桥周围应该有很多当时作战的真实遗迹,像铁桥作战地点,大王庙等等,但都没有标注,知道的人也不多,似乎除了教科书上的宛平城和卢沟桥,就什么都没有了。倒是假古董建了不少,宛平城里有,卢沟桥上也有。

也许现实就只能如此,就像卢沟桥下的永定河,当年水流湍急,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则早已干涸,干涸的河床上长满了齐腰的杂草。

还是说说历史吧,那些你我都会感兴趣的话题。

重走正面抗日战场(57):卢沟桥的门票该不该收

宛平城下的石鼓

重走正面抗日战场(57):卢沟桥的门票该不该收

古老城墙还在

重走正面抗日战场(57):卢沟桥的门票该不该收

每一只石鼓都记录着一段悲惨往事

 

 

PS:打个广告,《正面抗日战场》第一册实体书已经上市,新华书店、当当、卓越均有销售。

重走正面抗日战场(11):凤城邓司令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30476&ref=search-1-pub

卓越: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sr_1_1?_encoding=UTF8&s=books&qid=1284947868&asin=B003ZK5BSI&sr=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