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正面抗日战场(41):重要的是没有准备

标签:
凤城中村事件北大营正面抗日战场王以哲文化 |
分类: 重走正面抗日战场 |
以东北军在“九一八”时的应变水平和防卫措施来讲,人家早就把你那点情报资料搞得透熟了。重要的不是情报,而是你根本就没准备。
“中村事件”发生时,关玉衡这个团长并不在岗,跑沈阳去了。
到“九一八”发生时,驻守北大营的第七旅旅长王以哲也不在岗,不知道在哪里。
下面还有很长一串名单:位居参谋长的荣臻不在岗,吉林主官张作相不在岗,黑龙江主官万福麟不在岗……
可以说,“九一八”前后,主事的官员大多不在岗,在岗的也心不在焉,一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样子。
至于什么防止再派间谍,就更可笑了。兴安岭地区又不是什么百慕大,丢了个把人,日本就不敢再往这里派间谍了?
紧急处置权这种说法,不知道是否有这个规定,但即使有,它也不适用于外交法规和国际公法,因为你已经把人抓到了,有充裕的时间向上汇报,并由南京政府外交部提出交涉。
紧急在什么地方?“九一八”还没发生呢。
如果没有“中村事件”,日本人也会对东北动手,但不至于这么快,并且得到国内这么强烈的支持和声援。
我们也应该知道,无论是北大营,还是东大营,假使他们愿意抵抗,或能够抵抗,一个“不抵抗命令”是束缚不住的。
令人奇怪的还不是关玉衡对“中村事件”的处置,奇怪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
PS:打个广告,《正面抗日战场》第一册实体书已经上市,新华书店、当当、卓越均有销售。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30476&ref=search-1-p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