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舌尖上的味道奶豆腐 |
分类: 贝妈厨房 |
上次回呼和浩特酒店的早餐有正宗的奶豆腐,奶茶,炒米等蒙古族家庭中常见的食品。我高兴极了,我推荐给我与我同行的博友们,让她们也尝一尝奶豆腐,喝一喝香浓的奶茶。她们吃了奶豆腐,喝了奶茶表示吃不惯,喝不惯。呵呵,我笑没有口福。当你吃惯喝惯了,你将一辈子爱上它们,就像我,无法忘记小时候妈妈做的奶豆腐的美味。
记得小时候,家里奶牛特别多,妈妈每天早起挤奶,能挤出一小桶,等过两天发酵了上面有一层香香的奶油,就是白奶油,可直接食用,拌炒米吃可香了,我吃炒米只放白奶油。也可攒白奶油炼制成黄油。此黄油非现在超市能买到的黄油,提炼黄油后剩下的叫“哲黑”,酸酸的,想起来就流口水。
撇下白奶油后就是自然发酵的酸奶,我们直接吃这酸奶,拌炒米吃。再放几天,酸奶就会老,水分多了,更算了。这样的酸奶可做奶豆腐,不能以为是坏掉了,扔掉,那就等于把美味扔掉了。
记得小时候,我妈妈每几天做一次奶豆腐,晾干了收起来,等着在一个节日吃,那节日在冬天。那天早晨,妈妈会把储藏好的奶豆腐,奶皮子等奶食品全部拿出来给我们吃。
小时候,妈妈做奶豆腐时我总是守在妈妈身边,静静地看妈妈做奶豆腐。这样很小我也就知道了怎么做奶豆腐,怎么提炼黄油,怎么熬制奶皮子。
十三四岁便开始自己动手做奶豆腐,黄油。
后来,家里的奶牛少了,我也上学去镇上了,便不再做这些,也很少吃到正宗的奶食品了。
从去年开始有在这边定鲜奶,每天早上一瓶鲜奶。上个月出去旅游时跟老公说,不用叫他们停送,攒多点我做点奶豆腐。于是~有了今天的奶豆腐。
其实制作奶豆腐很简单,就是一注意火候,二需要耐心,撇掉酸奶中多余的水分需要文火慢慢的去掉。火大了,酸奶都化了,那就做不成奶豆腐了。
原料:自然发酵的酸奶(我足够攒了7-8瓶鲜奶才做出三块)、白糖少许。
做法:
1、发酵好的酸奶倒入锅中,用文火加热。(煤气灶的小火我还是觉得有点大,因此我用了电热锅,放到最小火,慢慢加热的)
3、撇掉汤后剩下的干活加白糖,用大点的火快速搅拌至黏稠状态。
4、装入模具中,等待冷却凝固。
5、凝固的奶豆腐磕出来便可以直接食用了,也可放入奶茶中吃,晾干了吃糖似的慢慢在嘴里融化,更能品尝到它的香浓的奶香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