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说《神探狄仁杰》的不足
(2011-01-04 08:16:33)
标签:
沙尔汗泰和神探狄仁杰李元芳悬念文化 |
分类: 随笔 |
元旦三天,看完悬疑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四部,觉得有以下几个不足:
一是为悬念而悬念。月氏国的忠节为沙尔汗假冒,五娘到达的时候马上从声音中判断出他是沙尔汗。而沙尔汗也惊觉到五娘发现了自己,于是要挟她,如果说出真相将派出部队将狄仁杰等一干人等全部杀死。本来,对付假忠节这样一个人丝毫没有悬念可讲,狄仁杰身边有李元芳、如燕等一等一的武林高手,这两个人当中的任何一个沙尔汗都不是对手,只要在假忠节过来之时,五娘当面揭穿他,将他当场擒获就行了(事实上,后来电视剧也是这么安排的)。这个道理五娘应该懂得,而电视剧里面却让他的阴谋一再得逞,在庙里和马厩中设计害死了皇弟和皇妹几个人。让人看了之后,觉得这是为悬念而县念。
二是情节虚假。五娘能分辨出假忠节的声音是沙尔汗的声音,这说明沙尔汗模仿忠节的声音还是不像,留有破绽。既是留有破绽,为什么天天在朝庭与忠节见面议事的月氏国的国王、众大臣、贵族都没有发现丝毫的不对?以至于一个个被其蒙骗。难道他们一个个都是聋子?这个情节明显存在着虚假问题,而且是互相矛盾。最为虚假的就是武攸德到竟然亲自到天牢里提出假铁勒,将他释放。这一情节根本没有技术含量可言,武攸德如此做法,本身就是自己暴露自己,根本不用狄仁杰费尽心机破案。请问,这是武攸德自己太傻还是武则天下面的众多臣子太傻?
三是情节拖沓。为一个沙尔汗(假忠节)的识别和追查,安排了达四集长的情节,显得拖沓,不精炼,给人一种冗长的感觉。剧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整个连续剧一共四十四集,为什么不可以稍稍将情节浓缩一点,让观众的视点集中一点呢?
四是人物突兀。日本两位遣唐使随同和亲大军到突勒国,当这两个人物出现时,明显与前面狄仁杰侦破银马车案脱节,给人突兀的感觉。因为前文从来没有过交代,似乎开始了另一个故事一般,直到后来,人们才发现,这是延续了前面的故事情节。
五是推理陈述过多。剧中安排了大量的狄仁杰推理陈述画面,往往出现单一的人物在说理,说事,显得单调,有的推理显得非常没有必要,有的明明是常识,却非得让旁边的曾泰和李元芳发问,让狄仁杰再作详细阐述,显得做作。似乎只有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曾泰和李元芳两人似乎只是狄仁杰的道具一般。这个毛病不仅第四部存在,前面的三部同样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