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小学教材全解》的质疑

(2011-02-08 11:35:46)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续谈

                         对小学生辅导书——《小学教材全解》的质疑

    不久以前,我无意中发现了六年级小学生几乎人手一册的《小学教材全解》(语、数、外三科),我着重地浏览了该系列丛书的六年级语文下册后,对该教辅资料的如此广泛流传顿生疑惑。现将该书册的封面及前言转载如下:

 

                        封面:      全方位讲解最新教材

                                  总主编/薛金星     

                                 小学教材全解     

                                       天津专用          

                                   六年级语文(下)

                                  人教课标本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出版前言

    随着小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编写体例越来越灵活,教材上出现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给广大教师、同学、家长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挑战!为了帮助大家走出困惑,战胜挑战,北京金星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特邀国家课程标准实验区专家和部分特高级教师,经过三年的细心研究,精心策划,编写了《小学语文教材全解》系列丛书。

   本系列丛书按教师讲课和学生学习的顺序对教材进行全方位讲解。每课题目、背景讲深讲透,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每课生字逐一分16湘江街,音、形、义、写、用各个击破;每篇课文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全析全解;每篇课文主题、结构、写法、难点逐一梳理归纳,升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每课练习题,逐一进行精心指导并给出参考答案;每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实践活动等练习题百分之百进行详细、科学地点拨,并全部给出合理答案。

    总之,本系列丛书从点、线、面、体四个角度对教材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做到了教材内容全解,教材习题全答,教学资料全有,达到了教师用它能讲课,学生拿它能自学,家长有它能辅导的三维功能。

为了使本系列丛书真正成为广大老师、同学、家长量身打造的科学、高效、实用的教辅书,我们诚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最后祝老师工作顺利,同学学习进步,家长身体健康!

                                                                                薛金星于北师大

                                            2008年11月第二版  2008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15.8元

 

    实例摘要:

 

    六年级(下)第三课  桃花心木全解包括如下条目:

    一、目标走过来:1,2,3,

    二、一起学课文:*我会解题目 *作者我知道 *走进背景林 1,2,*字词先预习:*我会写生字 *我会近义词*我会反义词 *近义词辨析

    三、我们读正文*逐段导读、字词导读*帮你理层次*与你议主题*教你一写法*共同渡难关(以上共占4页半)

    四、伴你做练习:1,朗读课文,说说。。。。。(1)朗读课文 *老师来指导 *答案供参考(2)说说。。。。。。答案供参考2,读读。。。。。。句子,回答。。。。。问题(1),(2),*答案供参考(1),(2),3,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老师来指导  (以上共占8页有余)

 

    从以上前言得知,此书的编著出自全国名家、名师之手,书册的内容毋庸置疑,是有较高水平和质量的。如果作为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不无裨益;但正如前言所云,扩大了读者面,要使此书成为为教师、同学、家长量身打造的教辅书,那就使人感到遗憾了。尤其是,此书已经成为小学生几乎人手一册的学习用书,就不能不产生如下流弊:

第一、加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阻碍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二、束缚教师按照语文教学规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实现“高效优质”形成个人教学特色的积极性;

第三、扎实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使师生更深陷于单纯追求分数的泥沼之中,事实上,此书已经成为应试教学的得心应手的工具;

第四、使家长更便于追随应试教育,帮助教师雪上加霜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另外我还有不解之处,封皮为什么标明“天津专用”?是否表明此书只在天津流传?

 

    以上是个人的粗浅看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希望处于第一线的小学教学实践者,名师和未来教育家提出宝贵意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