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反弹高度和下跌低点
⑴ 测算反弹的理论高度。
方法是用最高点减去最低点再除以2,然后再加上最低点,即为最后的反弹理论高度。
其计算公式可表述为:X(理论涨幅)= D(最低点或最低价)+[H(最高点或最高价)—D(最低点或最低价)]÷2。
实例:2004年大盘反弹高度1776点的计算:
X(大盘反弹高度)=
1307点+[ 2245点(最高点)—1307(最低点)]÷2=1776点。
⑵ 下跌低点的测算。
殷保华说:“这是低位买入股票的一种好方法。据此来买股票,一般可买到安全的最低价区。”
其计算方法是用前期明显高点减前期明显反弹低点二次,负数为多少,就是它的理论跌幅的最低点或最低价。
用公式表示为:X(买入价)= H(前期高点)—低点—低点
实例:买入招商银行(600036)
操作时间:2002年5月30日。
买入价格:8.52元。
计算方法:2002年4月9日该股上市当天股价最高价为10.88元,4月24日破位下行,当天最低价为9.70元。之后构筑一个小平台整理。计算它的理论跌幅,就是用10.88元—9.70元—9.70
元= —8.52元。把负号去掉,它的绝对值8.52元就是理论跌幅的最低点,也就是最佳买点,该股实际运行结果与预测分毫不差。
脚踏头涨,头顶尾跌。
这是判断大盘和个股是否能涨或跌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技巧。脚踏头涨和头顶尾跌,是一种形象的比喻。
⑴
脚踏头涨。是讲一只股票在上升途中回调时,一般总要回调到前面的高点。这就形成了一只“脚”从上面踩到前期高点的这个“头”上。这即是这只股票在上升途中回调的极限,此时买进,必定大涨。
再拿上证指数为例。1993年4月30日上证指数月K线中的收盘为1358点(下图中的A点),而1999年12月30日收盘为1366点(下图中的D点),正好踏在1993年4月的“头”上(仅差8个点),之后一路拉升了879点。而2002年12月31日收盘1357点(下图中的E点)也正好踩在1993年4月30日1358点(只差了1点),之后大涨300点(见下图)。
⑵
头顶尾跌。当大盘或个股在下跌途中,一旦跌破了前期的一个低点,那么,前期的这个低点便成为后市的一个压力点了。此后的反弹只要上升的“头”顶到这个“尾”,往往就会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