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功利接纳练字 |
分类: 与开心一起成长 |
这是一句近期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却总是看不到改变的希望。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仅对于品格培养是这样,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亦然,甚至,对于学习技巧的培养亦是如此。而最近了解了几件关于小学生的事情,更是觉得十分无奈。
大家上网查一下,不难发现小学评选“书法小明星”的教师博客,有的学校甚至是几乎每天都在评选,更听说有一所学校会就学生某个小项目的达成时间按批次进行公布。
办公室里一位同事的孩子刚上小学两个月,可是实话实说,我即便很认真地写字,也不能达到这个小女孩所写的美观程度。这个小女孩子在此之前并没有什么书法基础,可是短短两个月,她的“书法”可以达到如此优秀的地步。从她妈妈那里得知,这源于几乎每天一个多小时的擦擦写写——五到七个汉字每个一行。
这让我不禁要问:要求一个六岁的孩子仅写字一件事情连续坐在那里一个多小时,符合教育规律吗?仅仅两个月,就对孩子提出这么高的标准,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吗?这样的训练对于孩子的学习兴趣难道不是一种扼杀吗?
我希望我的开心是一个热爱学习、快乐生活的孩子,可是,如果三年后她面对的是这样的学习,她不会快乐,更不会热爱学习。这样的“评优”,这样的操练,会让孩子远离兴趣与成功,只是在压力之下追逐着所谓的“优秀”。
如果我的开心以后也是面对这样的一位老师,我想开心在一段时间里一定是“差生”。那么我一定要在现在教会我的开心学会接纳,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接纳自己的缺点,更要学着接纳别人不公正的评价。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开心的放纵,有些过程性的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比如:认真做事的习惯,对自己负责任的意识,专注力的培养。
面对孩子的练字作业,我可能会有下面的做法:1.根据开心的自身情况确定书写标准,做到心中有数。2.根据开心的自身情况确定时间长度。3.多肯定孩子写得好的地方。4.征求孩子意见是否“返工”。5.克服自己的虚荣心、“上进心”,对孩子未受表扬淡然处之。6.杜绝“小粘贴”的奖励方式,在家庭中尽量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而非“他”尊。使用记录板代替“表扬板”,用“you did it”代替“Snow White”。
昨天我刚刚读完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有一个人物让我很有感触。黑娃从小就觉得白嘉轩的腰杆太硬太直,以至于成年之后竟然砸断了他的腰。小说中只说了黑娃前半生的混账,可我却有另一个角度:白嘉轩的腰杆实际是代表着一种权威性的要求高度,以黑娃的资质,他难以企及。所以在童年他一直忍受着这种权威对自己极低的评价,可是一旦成年,他就可以进行破坏性的反抗!黑娃的本性并不差,但是面对这样的权威与压力,他的内心很难不发生扭曲。
把黑娃和现在的教育联系在一起,让我觉得不寒而栗。
开心:“妈妈,是不是只有我学习好,你才爱我呀?”妈妈:“不,无论你学习好坏,妈妈都爱你。”开心:“为什么呢?”妈妈:“因为你是开心——我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