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面管教》学习笔记三

(2012-01-13 22:14:40)
标签:

责任感

自信心

独立

育儿

分类: 我们爱读书

今天时间比较充足,看了两章。21到55页。

 

第二章 几个基本概念

 

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了一份力量。

 

赢了——打败;赢得——合作。

 

孩子的自尊不是被给予的。可以玩一些赞扬、快乐小贴纸的游戏,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大人应该教会孩子把犯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时机。犯错误不怕,怕的是不知如何面对、解决。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

 

在孩子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1.与孩子共情。2.表达你的同情,但不是宽恕。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自责、愧疚。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使孩子感觉到亲近和信任,而不再是疏远和敌意。

 

只有家长赢得了孩子,孩子才会跟家长真诚的交流,解决问题;也只有家长赢得了孩子,孩子才会接受家长给出的指导,获得成长。

 

琼斯太太能够赢得杰夫,是因为她没有指责、羞辱或是说教。杰夫不必因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就觉得自己是个坏蛋,而且他愿意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去探讨不再那么做的原因。妈妈造成了一种支持的感觉,而不是指责和辩解。

 

孩子是敏感的,她能感觉到你一句话背后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情绪和感觉。

 

问孩子而不是告诉孩子是最有效的正面管教方法之一。问孩子的背后是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告诉孩子与此相反。

 

没有鼓励、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就会丧失基本观念。

 

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为基础的。

 

“不知者无罪”不去做,不会错;可是不去做,又怎能知道如何才是对呢?就让孩子在自由中,发现错误,成长自己吧。

 

表面现象:孩子犯错误——惹家长生气;背后内容:此种行为——引起家长关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请你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

 

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她自己能做的事情。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让她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第一步,是要教导孩子依靠自己。然后,他们才能为帮助他人做好准备,并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感到自己特别能干。

 

分担任务会增强孩子们的归属感、教给孩子们生活技能,并且让孩子体验到社会责任感。

 

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而是指所有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

 

你当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决定;但是当你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你当时的决定通常就很清楚了。

 

不要因为周围人的眼光而伤害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爱单纯一些。

 

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的机会。在孩子犯的大多数错误中,我们都难辞其咎。

 

很多家庭发现,晚餐时间让每个人说出自己当天犯的一个错误,以及自己从中学到什么,是一个很有益的方法。在一种友善的环境下从错误中学习。

 

纠正错误的三个R:1.承认Recognize;2. 和好Reconcile;3.解决Resolve。其中前两个——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R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气氛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效果。

 

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作为一个人,我们很容易被情绪左右而失去正常的理智(倒退到“爬行动物大脑”的控制)。当和孩子发生冲突时,不断的互相道歉,可以修复心情。

 

当大人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冲突承担起责任时,孩子们通常都愿意仿效大人做出的榜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当孩子们有承担责任的榜样时,他们就会学着承担责任。家长要给孩子正面的榜样。

 

不论你要跟孩子谈什么、做什么,都要让她感觉到你的爱。

 

“只有我的朋友才真的关心我。”朋友间平等的交流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爱”(友谊)。

 

这一章的例子所讲述的,都是关于大人的不良行为(由于知识和技巧的缺乏)怎样促成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大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时,孩子也会随之改变。而且,在每一个例子里,当大人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他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第三章出生顺序的重要性

 

放手让孩子做事情,不要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更不要剥夺孩子做自己人生主人的权利。在自主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孩子们首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独立的能力;同时,体会到了成功,培养了自信;最重要的是,培养了责任感,不仅是对自己个人,也是对家人、社会的责任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