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四世纪时,在法兰西的都尔市(Tours)里有一位名叫马丁的基督教僧侣。他原本是一名罗马士兵,后来受洗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据说他为人友善,生活俭朴。
最著名的传奇是说他有次在途中遭遇暴风雪,见到一位生命垂危的乞丐,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斗篷撕成两半,以救助这位即将死于饥寒的乞丐。他死后被基督教会封为圣徒,他的斗篷被法兰克的国王们作为圣物世代相传,安放在国王用来做礼拜的小礼堂,这座小礼堂也用“斗篷”(cappella)来命名,叫作chapele,进入英语后写作chapel。chapel一般被译为“小教堂”或“礼拜堂”,通常指学校、医院等大型建筑中专门用于礼拜的附属建筑,在chapel工作的教士就叫做chaplain,后来泛指“专职教士”。
在欧洲,每年的11月11日是“圣马丁节”(St. Martin's Day),以此纪念圣徒马丁。在圣马丁节那天,人们会吃烧鹅,化装上街游行,并唱有关圣马丁的歌。烧鹅是圣马丁的传统菜。有关这道菜的起源有几个说法。其一是人们推举马丁担任图尔的主教,但马丁深知主教一职责任重大,因此不愿担当此职。有一次他躲到鹅圈里,结果因为鹅嘎嘎叫个不停,人们还是找到了马丁,而他不得不违心地接受了主教之职。第二个说法是,有一群鹅摇摇晃晃地在教堂里走来走去,并且在马丁的讲稿边睡了一夜。有人就把它们拿来煮了吃。以后就延续成了今天的习俗。
chapel:
chaplain:n. 牧师;专职教士,小教堂教士
想了解更多英语词源故事吗?现有本人编著的《英语词源故事集锦》电子版,共36.5万字、510页,only5 yuan for one book. 有意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