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事
遐 思
文/崔津津 北京凯旋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拿到《我的小红本》书稿之前,我就很期待,这是一部怎样有趣的书呢?我如此期待,是想从中得到什么,印证什么,还是以此怀念什么吗?
   
读着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我仿佛一遍遍的亲历着每位作者的难忘时刻,那些惊喜、兴奋、难为情、紧张不安里面,明明都有一个我呀!从20世纪初期到21世纪的初期,这些难得的记录,让我找到了共鸣和归属的感觉,同时也感到了时代的变迁,人文关怀的进步。
   
《走进森林》里的女孩在夏令营中迎来的初潮,她会为如何处理带血的内裤所苦恼。“我盘算着应该直接把它们丢到森林里埋了。可又担心万一被野熊啊、山狮啊或是土狼什么的发现给刨了出来,万一他们再争抢起来,那多丢人哪。”哈哈,想象着被描述的画面,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现在看来好笑,可我能深深的理解,当时的那种烦恼与不知所措是真实的,是无法摆脱的,自己当年不也是为洗干净的月经带要晾在什么地方苦恼过很久吗!
   
最有“创意”的是《带绳子的热狗肠》,一个4岁的小姑娘的记忆,她看到妈妈“把右脚放在马桶盖上,弯下腰从两腿之间拽出一条带绳子的热狗肠来。我瞪大了双眼盯着那个在绳子上荡来荡去的热狗肠。。。。。。”以一个4岁小朋友的有限认知,她把此物解释成热狗肠,真是难为她了,哈哈!!!还有把卫生棉当做洋娃娃用的床垫的。凡此种种,能不给自己留下难忘的记忆吗?
   
初潮之所以难忘,在于它伴随着复杂的心潮。世间再也没有象人类拥有这样漫长成长期的生物了!一个孩子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说自己成大了?一个女子要到什么时候可以说自己成为女人了?世世代代人们都在重复着轮回,问自己,也问别人,但答案似乎永远不会确定。从看到小男宝宝站着小便也要学习结果尿湿了裤子,到要在私密的空间妥善处理自己的流血事件,从天真无知的孩童到懵懂少女,如此漫妙的过程被一夜之间所划定,能不带来复杂又难忘的心潮吗?从此,女孩家便有了秘密,便有了更多的自我觉知。
   
身体的成熟似乎以初潮作为标志,而女孩的心理真的就是成熟了吗?我想,那些恐惧不安、不知所措、慌乱害怕等复杂的情绪都是因为身体与心理发展不太同步所造成的吧。所以,从这点来看,那些身体相对晚些的女孩面对初潮时反而能够从容些。
   
月经初潮,无论是对女孩自己还是一个家庭,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都可以算是一个重大事件了。家人的态度、自己的感受、事情的处理,使我们对世界、对自己的看法或是强化,或是改变。举个例子,一个充分享受关爱的女孩,一个喜欢自己女孩,当她经历初潮时,她会是期待的、愉悦的,即使遇到了尴尬,也会很快释怀。她通过身体的变化,更加印证了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可爱。这便是强化,是种积极的强化。当然也会有消极的强化,比如一直认为自己不受欢迎,没人疼爱的孩子初潮时,如果依旧得到的是漠然,或是遭遇了难堪,那么她会更加觉得自己是个令人讨厌的人、麻烦的人,更加不能接受自己了。除了强化,初潮也会是个向积极方面改变的契机,书中故事里有的就写道,通过初潮时妈妈的反应,使母女的关系变得亲密了,可以是两个女人间的对话了。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本适合于所有人读的书,给小孩子们启蒙,给母亲们借鉴,给父亲们提醒,给过来人们怀念。
   
我想,看到这本书的“过来人”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自己的初潮吧,有没有也要一吐为快的感觉呢?呵呵,我是有的!我的初潮经历是一直珍藏在心底的,看着《我的小红本》,就有一种很强的愿望,如果当初编辑向我约稿就好了,我的记忆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珍藏地点。
   
对于这本书,我想要表达的内容似乎太多了,有对原创者那勒布菲的钦佩,对月经话题的更深入思考、对女人成长神奇变化的感叹。。。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通道,让我可以沿着这它通达意识层面从未涉及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