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幻灯片》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取材于湖北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七册,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文本幻灯片的操作,掌握在幻灯片中进行插入图片、制作艺术字的操作方法,并能够对图片和艺术字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些内容是操作文本幻灯片的基本技术,也是学生深入学习和完善文本幻灯片操作的前提。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之前,学生已初步具备一些基本的信息常识,通过学习Powerpoint2003等认识了该软件的基本特征,掌握了它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技术。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想象等能力逐渐成熟,在性格上表现好奇、大胆、追求个性,他们较喜欢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主观意识较强。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挖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丰富的创新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能够对简单的文本幻灯片进行美化。
⑵能够掌握在幻灯片中进行插入图片、制作艺术字的操作,能够对图片和艺术字进行适当的调整。
⑶学会选择模版和设置背景的操作。
2、能力目标:
⑴具备按照路径打开幻灯片和文件夹的能力。
⑵具备选定、插入、剪切等操作能力。
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⑴通过学习、评价和展示,感受学以致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生活的乐趣,感受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乐趣。
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幻灯片中背景设置、插入图片、制作艺术字的操作。
难点:在幻灯片中进行背景设置的操作。
五、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确认能够用教学软件提交作业的操作
多媒体教学环境、课件、拓展练习文件、教学软件。
六、教学方法:
本学科的特点决定了:
教学中必须立足于基本操作,因此,我在本节课中所采用的主要教法有创设情景法、示范操作法、任务驱动法、展示评价法等。
七、学法指导:
在学法上,本课主要让学生运用尝试练习法学习,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比发现问题,小组之间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实现信息与思想的更替,以求得到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锻炼学生归纳、分析和表达的能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能说会道、善于操作的优良品质。
八、教学程序:为实现本课教学目标,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课教学程序设为三大环节:
即创设情景,对比导入;布置任务,合作探究;展示评价。
具体阐述:
㈠创设情景、对比导入:
1、导言:看到满教室朝气蓬勃的脸庞,你们那纯真可爱的笑容,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时代。想知道老师的童年时光是怎样度过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幻灯片。(播放《难忘童年》的幻灯)简单解说幻灯内容,带领大家领略70年代童年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