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军“军神”窝囊丧命:一场由钢盔惹出的血案

(2013-10-17 16:03:37)

【提要】在战场上,军人头上的钢盔是对生命的一种守护。然而,日本侵华期间,有人却因钢盔而丢掉性命,钢盔反倒成了催命符。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这个因钢盔而丢了性命的人,正是在日本军界被誉为“军神”的饭冢国五郎,死后被日军追封为陆军少将。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31017/13819967819746.jpg

    饭冢国五郎是农民出身,年轻时投身军队,1910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2期步兵科,同年被授予步兵少尉军衔,自此一路向上,至1937年晋升步兵大佐,任日军101师团101联队队长。饭冢国五郎在日本军界大名鼎鼎,被誉为“军神”,风头一度盖过被称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

    1938年6月武汉会战爆发,饭冢国五郎于8月奉命离开日本本土,率部来华参战。19、20两日,饭冢奉师团长伊东中将令,气势汹汹从鄱阳湖西岸登陆,却遭遇中国守军第25军53师,一战打下来,日军第101联队一部被全歼。这出乎饭冢的意料,日军武器装备精良,士兵的作战素养也很高,按理说不至于一战即败。事实上,饭冢是吃了地形不熟的亏。江西山多,而且山势雄奇,山路险峻,中国军队在自己的地盘上,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给了饭冢狠狠一击。等饭冢整顿好军队准备反击时,却发现中国军队撤退了。饭冢不调查瞎指挥,误以为我军无法抵挡,紧着率余部追上,却遭到第九战区第66军叶肇部阻击,损失惨重。之后,在牛毛尖、钵盂山一线又遭到我第160师梁佐勋团奋勇抵抗。第160师是一支精干能打之军,在广东粤军中,是唯一一支戴钢盔的部队。双方势均力敌,在东孤岭浴血苦战,第160师凭借地势之险,任凭饭冢发动15次进攻,依然牢牢守住防线,战事就此胶着不下。

一连串的失利,使得饭冢焦头烂额。战事激烈,连日苦战,他晒得极黑,眼睛里全是血丝,胡子多日不刮,显得相貌狰狞。

正在这时,战地上来了几个日本记者,看到饭塚这样的形象,毫不犹豫想拍下“军神”饭冢国五郎的英姿然后回国宣传,这就是日本著名战地记者小行男。小行男看到饭冢胡子拉楂的“勇猛”形象后,建议拍点外景,并让饭冢挥舞军刀,以展现日本军队将领的英勇雄姿。为了突出饭冢的形象,记者们还给他扣了顶“大日本荣光”的头盔,而就是这顶钢盔,让饭冢窝囊丧命。

记者战场之外矫情地让人顶钢盔不说,选的拍摄地点也恰到好处,正在中国军队第160师的对面,饭冢尽兴挥舞指挥刀做出种种劈杀动作,契合战场“军神”形象,强烈的太阳光直照饭冢头上的钢盔。不妙的是,钢盔上的绿漆在华南雨水的冲刷下已经斑驳,露出了底,此时阳光一照,折射的光线刚好射进了对面哨所中国军队士兵的眼内。哨兵看到那亮光闪烁处一名日军正在得意地又跳又舞,这可是一次毙敌的好机会,可惜手中的枪是汉阳造射程不够。正在这时,有几个老兵经过,他们手里的正是日本制造的射程远、准度高的三八大盖。在哨兵的指点下,老兵举枪,瞄准,“砰”的一声,子弹穿过饭冢国五郎的心脏,这位“帝国军神”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一命呜呼了。

无独有偶,因为钢盔而丢命的事在日本军队中以前也有。诺门坎一战,苏军神枪手就专打日本人钢盔正中,因为这个位置印着一轮红太阳,红色在太阳照耀下十分耀眼,于是戴钢盔的日本兵就成了苏联人的活靶子。不过,在侵华战争中,像饭冢国五郎这样死在中日战场上的高级军官毕竟少见,尤其是在摆酷的时候死的,还是被一顶日本钢盔和一支同样是日本制造的三八式要了命,这不能不算是死得最窝囊的一个“军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