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说课稿
(2012-10-28 20:31: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说课、评课 |
《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说课稿
一、说教材内容:
我所执教的这个内容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10课第一个话题《文明古国的遐想》。本内容以图文结全的方式,选取了古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如金字塔、木乃伊、历法和文字等进行简要介绍。这些成就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历法和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发达的主要表现,表明他们有着丰富的精神文明成果。“寻访文明古国——古巴比伦”是一个课堂探究活动,先简要提示古巴比伦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和空中花园两项文明成果,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查找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主题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知道古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2、根据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了解古巴比伦文明。
3、在学习活动中,养成主动进行合作分享和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习惯。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了解古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创造力。
三、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埃及有一些认识,他们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木乃伊等文明成就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古埃及的农业、数学、历法、文字等方面的文明成就了解的还很少。甚至有些同学还不知道这些。毕竟古埃及离学生们的生活十分遥远。因此,教师就要着力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探究的欲望。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为了使学生简要了解人类的文明遗产,从而激发他们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本节课我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感染法、情感激励法、对比分析法、知识迁移法和情感触动法等。
2、说学法:
在本节课,我注重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动口、动脑、动手。在自学环节,学生围绕自学提示,自学文本,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在展示环节,学生汇报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文明成就和自学成果。在反馈测评环节,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竞赛,兴趣盎然。总之,本节课学生能自主探究,积极参与,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也达成了“我会自学”、“我会探究”、“我能达标”的学习目标。
五、说教学流程:
(一)预习环节:首先是激起导入,在开课时,我用了现在最流行的穿越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你知道穿越吗?”“你想穿越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穿越到一个古老的国家。”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起来。
接着,在学生知道我们要了解的内容主题是古埃及后,我追问了一句:“对于古埃及你了解哪些?”学生纷纷说到金字塔、木乃伊这些大家比较熟悉的文明成就,我及时给予肯定。这样既初步掌握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又给学生竖立了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懂得不少。
接下来,我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在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后,我让学生们展开自学,包括自己阅读课本中74——77页的内容,在书中作笔记和接下来的让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及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展示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分组展示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的文明成就,老师适时的对学生的展示结果给予点拨、评价。
如:在学生对古埃及的建筑成就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相关情况介绍完毕后,为使学生对古埃及劳动人民的非凡创造力感到由衷的钦佩,我将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高度与现代摩天大楼的高度进行了一个数据对比,比较直观、形象的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印象,带领学生去想,在那个没有起重机、没有现代化建筑工具的年代,人们竟然建造了这些宏伟的建筑,并屹立几千年而不倒,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智慧呀!以此激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钦佩之情。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中国的古代文明成就已有了较深的认识,所以我运用了知识迁移法和情感触动法,将万里长城和金字塔联系起来,这两座建筑都并列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都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汗。以此拉近古国文明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有利于学生接受。
在了解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后,让学生对现代的埃及与古埃及进行一次视觉上的冲击和情感的碰撞。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埃及正在走向繁荣和昌盛,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在这里整合,古老的埃及正焕发着新的活力。
接下来简单介绍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巴比伦,并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了解这个国家,进行课外拓展延伸。
(三)反馈测评环节:让学生谈感受,大多数学生都能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并对此深感钦佩。
最后是我能达标,为了深化学生的认识,采用了知识竞赛的形式,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一次知识检测。内容涉及了中国、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对文明古国的成就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能力更加钦佩。
六、说教学得失
本堂课的教学有得也有失,做得比较好的有:
1、导入新课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2、能开展小组学习,努力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3、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整合利用课程资源,避免空洞的说教。
4、注重知识的迁移与情感的激发,体现品德课的学科特点。
当然,我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如:在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探索,逐步改进。
最后,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