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观众来说,张译的荧屏形象一直与“接地气”的小人物脱不开关系,无论是《鸡毛飞上天》中白手起家的个体户,还是《守护丽人》里热心上进的快递员,都在他的演绎之下焕发出勃勃生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刚刚在东方卫视开播的电视剧《我的亲爹与后爸》中,张译的荧屏形象实现新突破,剧中他不仅西装革履,站上三尺讲台,成为受人尊重的大学讲师,还化身畅销书作者,以文字为载体,向大众传播“心灵鸡汤”。在日前东方卫视组织的媒体专访中,张译利用拍戏间隙和大家畅聊了他的这部“转型”之作,并提前给全国的观众拜大年。

当初看到《我的亲爹和后爸》剧本时,张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这个故事有很多发挥空间,那么多压力压在一个人身上,是我喜欢的角色类型。生父和养父,还有一大家子人,我没有经历过这种生活,所以我蛮好奇的,特别想知道如果换做是我的话会怎么选择,但是非常好的是这个剧本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让我看清楚我自己的内心。如果是我,我还是一个都不希望伤害。我希望让对自己有恩情的养父和生我的父亲都能够有一个幸福、安乐的晚年”。
拍摄期间,张译和张国立、李建义两位戏骨天天在一起切磋,“他们俩在戏中是我的父亲,生活中是我的长辈和前辈,无论是演戏还是做人,他们都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希望能够沿着他们这样一条积极向上的路去走,做一个好演员”。张译说,两位老戏骨是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他们对角色的态度、对表演工作的认真始终都在影响着我,和他们在一起合作有一种被幸福包裹着的感觉”。

剧组拍摄的日常,张译至今如数家珍,而最令他难忘的是那次获奖后的庆祝,“我从上海领完白玉兰奖回到剧组,没想到国立老师和建义老师组织大家给我做了一块非常漂亮的蛋糕。国立老师跟我说:‘儿啊,白玉兰奖到目前为止只有两次是同一部戏的男女一号在同一届白玉兰上拿奖,第一次是我和蒋雯丽老师,第二次就是你和殷桃,我们特别为你高兴’”。
临近春节,张译借东方卫视这个平台给大家拜早年的同时,也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过年的经历,“春节对于我来讲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爸老逼着我给大家演节目,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阴影,所以导致我到现在上台还特别紧张”。
本报记者 王新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