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后一天,由天津博物馆主办的“回眸·启新”传统文化之夜活动在天博上演,来自社会各界400余人欢聚一堂,用体验传统文化的方式共迎新年。吹糖人、糖画、熟梨糕、鼻烟壶、风筝制作、刺绣、内雕等传统技艺的现场展示颇受观众追捧,葫芦工艺品制作和剪纸(吊钱)两个“非遗”项目的现场体验制作,更让大家感受到了“非遗”的文化魅力。天津博物馆文创开发部将馆藏文物和中国传统“非遗”技艺相融合设计开发出的文创新品“葫芦瓷杯”和“范制葫芦塑料模具”也在文化之夜首次亮相,寓意“心有慈悲方得福禄”的“葫芦瓷杯”为天津市民送上了福气满满的新年祝福。

与此同时,2019年元旦第一天,天津博物馆“智启津沽——严修与天津近代文化教育”“其命维新——傅抱石的艺术世界”“丹心慧眼护国门——天津文物进出境管理成果展”三大展览同时与市民见面,送上最重磅的新年文化福利“大礼包”。

“其命维新——傅抱石的艺术世界”展由天津博物馆联合南京博物院携手奉上,展览共展出140余件套傅抱石先生的绘画、手稿、篆刻作品及著述,通过“往往醉后”“上古衣冠”“异域行旅”“山河新貌”“激情图解”“遣性自娱”六个部分,较为充分地展现20世纪伟大的画家傅抱石绘画艺术形成、发展、成熟的轨迹,这也是近年来天津地区首次系统地对傅抱石绘画艺术进行展示。展览希冀在全面、立体地展示这位美术大家艺术成就的同时,更对当今中国画创作与革新有所启迪,展期将持续至3月31日。

2019年是严修逝世90周年,为纪念天津这位近代著名教育家、学者,天津博物馆特举办“智启津沽——严修与天津近代文化教育”展览。展览共分为严修家世及科举仕途生涯、严修与天津近代文化事业、严修与天津近代教育事业三个部分,共展出历史图片200余张、文物160余件(套),其中严修上奏的发科举改革戊戌新政之先声的《奏为时政维新破格迅设专科敬陈管见事》奏折、拟撰的《奏为学部初立拟定教育宗旨请明降谕旨宣示天下事》底稿、撰写的《张明山事略》,以及天津图书馆珍藏的严修日记、手稿和捐书等诸多珍贵文物都是首次向公众展出,全面展现了严修对天津近代文化教育和社会转型作出的重要贡献。
“丹心慧眼护国门——天津文物进出境管理成果展”展出了很多险遭流失或失而复得的文物精品。展览分为“鼎新革故——新中国文物进出境管理制度的创立与探索”“津门卫士——天津文物进出境管理”“与时俱进——新时代天津文物进出境管理”三部分,回顾了天津作为国家最早明确的全国三大文物出口口岸之一,梳理了天津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60余年来的不平凡历程,展示了历年海关移交文物成果,宣传普及文物保护知识,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本报记者 李新蕊 文/摄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