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形象不怕“掉粉”王凯:我跟宋运辉很像

标签:
《大江大河》王凯杨烁董子健 |
分类: 娱乐前沿 |
王凯:宋运辉本身就是一个从最底层的农村小青年通过努力、奋斗、拼搏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其实跟我的经历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我也是为了理想,曾经没心没肺地傻傻地闯,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梦想,然后就这么一路走过来了。其实宋运辉也是,一路上遇到很多贵人对他提携、教导,当然也有运气的成分,所以我觉得和宋运辉在经历上还是有很多契合点的。
记者:你做过哪些别人觉得很傻的事?
王凯:那会儿流行“铁饭碗”,父母希望孩子有稳定的工作。我在当时已经有一个很稳定的工作的时候却放弃了,为了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梦想,抱着毅然决然的心态,我觉得这就是一股“傻劲儿”。
王凯:对于演员,就是找人物的状态和感觉,1977和1978年正好是我父母年轻的时候,所以我问了他们年轻时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他们经历过什么、他们的感情生活、爱情生活是什么样的。我问了很多,通过父母跟我说这些事情时他们眼里的光,揣摩他们年轻的状态;其次,我看了一些他们那会儿的合影,黑白照片,人物状态特别精神、朝气蓬勃,所有的这些对我的创作帮助特别大。
记者:孔笙导演说你跟他有一段关于会不会“掉粉”的讨论,能不能分享一下?
王凯:孔导一上来就说,这个戏你要考虑清楚,你可能会因此“掉粉”,我说你考虑这个干吗?他说你要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我说其实不是你想的那样,这个戏播出之后我应该会“涨粉”,我一直在打消导演这个顾虑,导演为我考虑挺多的。
记者:剧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一场戏是什么?
王凯:有一场戏是我们要到钢铁厂特别高的地方,现场工作人员说,最多只能上去14个人,因为太危险了,最前面领路的人身上要放一个毒气的探测仪,一旦有毒气体泄露,就会报警,报警之后我们就要赶紧撤退。后来下来以后,大家说我们这14个人是“过命之交”。还有一场是姐姐去世的戏,我回到家里看到姐姐的尸体在那儿,拍了6遍,有近景、远景、中景等不同的机位和景别,导演说这遍只是后背,可以不那么使劲演。我也曾这么想过,但是发现演着演着就做不到了,当时的情景吸引着我没办法省劲儿,每一遍都撕心裂肺地难过,每演完一条,整个人感觉都是空的。那天收工挺早的,本可以出去吃个饭,但没心情,完全陷在失落感和空虚感中。
记者:跟侯鸿亮和孔笙导演合作了这么多次,是不是在演技和人生上有一些升华?
王凯:我觉得我们是一个互相认可的感觉,我信任导演、信任整个团队,导演和团队也很信任我,也很放心把角色交给我,彼此的信任才促成大家一直以来的合作。他们的很多言传身教对我影响挺大的,让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人生有这样的导师、朋友,真的是太难得了,他们会指引我往对的方向走。
本报记者 王新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