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洛杉矶刚刚落幕的中美电视节“金天使奖”颁奖典礼上,两部津产作品成最大赢家——天津杨议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纪录片《就是那一只蟋蟀》和电视剧《杨光那些事》,从众多参与角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两项大奖,成为此次颁奖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中美电影节和中美电视节是由美国鹰龙传媒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国家电影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共同支持的中美影视行业盛会,为中国电视剧走出国门、走向好莱坞、走向世界开辟了新的窗口。由天津杨议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梦真担任制片人、杨议导演的纪录片《就是那一只蟋蟀》,获得本届中美电视节“年度最佳电视纪录片奖”;杨议编剧、导演并主演的电视剧《杨光那些事》获得“中华文化传播力奖(剧作类)”。

杨议导演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介绍说,获奖作品《就是那一只蟋蟀》是他的首部纪录片作品,以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名作《就是那一只蟋蟀》为题,讲述了蟋蟀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独特的一脉。“因为一直有着传承中国文化的情怀,从2014年开始,我们集结了国内最优秀的纪录片精英团队,历时三年多,横跨两大洲三大洋,途经欧洲六大城市,远赴日美,并在中国走访12座城市,全程三万余公里,打造完成了这部作品。”杨议说,这个项目得到天津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并入选2018年度天津市促进影视剧繁荣发展扶持奖励项目,成为奖励类项目之一。“没想到我拍的第一部纪录片就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和认可,这也让我更坚定了继续拍纪录片的信心和决心”。接下来,杨议将纪录片的视角锁定在爱丁堡弘扬我国中医文化的天津快板艺人,讲述他创业、思乡、心系传统文化的故事。
此次中美电视节获奖电视剧《杨光那些事》是“杨光系列剧”中的一部,据该剧制片人梦真透露,杨光系列最新一部《杨光那些事之艺人》正在后期制作中,将于明年与观众见面。“我们做的所有影视项目,都会坚持津味儿文化,让更多人看到天津、认识天津、喜欢天津”。杨议说,接下来“杨光”还将“穿越”到民国,拍摄一部津味爆笑网络大电影;在喜马拉雅开通新节目;开辟博物馆传承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他会一直坚守在“津味文化”这块阵地上,不忘初心、精耕不辍。
本报记者 王新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