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天气渐凉,本报官微“非常7加1”联合河西区文化馆为读者粉丝送上冬日福利——话剧、音乐会、相声专场三场演出免费看,赶紧来抢票吧!

大提琴,带你感受不一样的“音乐贵妇”
开朗的性格、浑厚的音色、擅长抒情的旋律、传递深沉复杂的情感,它就是管弦乐队中有着“音乐贵妇”之称的大提琴。11月14日(周三)19:00,由天津音乐家协会、河西区文化馆主办的《董金池大提琴“中国风”独奏音乐会》将在三楼音乐厅上演,届时,国家一级演奏员董金池偕学生董超、张养浩、田依然等将以西洋乐器大提琴为载体,演绎中国经典乐曲,上演一场“中国风”音乐会。
中国著名大提琴家董金池被媒体誉为“用西洋乐器大提琴讲中国话的第一人”,是一位充满民族豪情的中国大提琴家,他能演奏革胡、马头琴、板胡、京胡等中国传统乐器,并将其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巧妙地运用到大提琴上,并加以创新发展,在大提琴演奏上形成独有的演奏风格。几十年来,他创编了众多大提琴独奏曲,并用大提琴演绎中国故事。
在本场音乐会上,董金池将偕学生演奏《鸿雁》《伟大的北京》《草原风情》《中国京剧旋律》《河南小曲》《摇篮曲》等观众耳熟能详的民歌歌曲,从国粹京剧、东北民歌到内蒙民歌、锡伯族民歌,用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向观众跨地域展示祖国瑰丽的山河画卷,奏响一首首独特美丽的诗篇。

冬天听相声,让您暖又乐!
寒流来袭,温度骤降,却挡不住天津人爱听相声的热情劲儿!11月15日(周四)19:00,河西区文化馆音乐厅,由青年相声瓦社带来的“相声大会”将用笑声为大家驱寒。这里不仅有传统相声、新鲜段子,还有单弦、魔术,绝对让您不虚此行!
青年相声瓦社(简称“青瓦社”)成立于2015年,集结了一群热爱相声表演、活跃在天津相声舞台上的青年演员,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仅擅长传统相声和新编节目,还创作表演相声剧和相声儿童剧,赋予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别具特色。此次“相声大会”,“青瓦社”派出了众多优秀演员,其中青年相声、快板书演员刘默岩将与搭档高伟宸带来相声《学评书》;相声演员保博闻与搭档陈海平演出传统平哏相声《规矩论》;相声演员张放与“青瓦社”相声剧的绝对主角张玮将带来相声《交友平行线》;相声演员江书羽与搭档范旭鹏将上演传统作品《学电台》。除此之外,单弦演员、“青瓦社”创始人杨林还将表演单弦《捞孩子》,戏法名家郭玉文之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天津戏法”第六代传人王金强将与搭档芸一带来魔术《时空穿梭》,他的表演手法细腻、舞台美观,令人称奇。
话剧《一个关于爱情的模型》
告诉你什么是爱情?
爱情是什么?美国作家塞林格说“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电影《后会无期》里说“喜欢是放肆,爱却是克制”。到底什么是爱情,让那么多人苦苦追寻、奋不顾身?11月16日(周五)19:00,由青年编剧索健编剧、优秀青年戏剧导演、演员何雨繁执导的话剧《一个关于爱情的模型》将在河西区文化馆黑匣子剧场上演,带领大家寻找爱情的真谛。
话剧《一个关于爱情的模型》是由青年编剧索健与戏剧导演何雨繁携手创作的戏剧作品,导演何雨繁的作品不仅局限于剧本的二度创作,更涉及身体、道具、空间、画面、声音等更多元的剧场领域,在剧场表达的可能性与多元性以及创新性上一直进行着不懈探索。
此次即将上演的话剧《一个关于爱情的模型》是一部“戏中戏”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三流剧作家为了弄清楚爱情是什么,发明了一个关于爱情的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写了一部戏剧。四个排练的年轻人就戏剧与爱情展开了激烈讨论,并且牵扯出了一段纠结的三人关系。在完成创作后,作家也得出了自己关于爱情的选择。编剧索健表示,想通过这部剧唤起大家对爱情、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
本报记者
李新蕊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