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付遥同名商战小说改编,讲述天才软件工程师郭鑫年(黄轩 饰)在强敌环伺的商业环境中凭借一款名为“魔晶”的手机软件掀起移动互联网革命故事的电视剧《创业时代》,每晚19:30正在东方卫视等平台热播。剧中,郭鑫年与伙伴的创业过程充满艰辛,为了让“魔晶”早日面世,他们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埋首在电脑前搞研发,这样的场景不但让不少正在创业或曾经创业的观众感同身受,就连主演黄轩在东方卫视开播盛典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当时拍摄的场景也是激情澎湃,“这个人物的能量非常强大,他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永不屈服,他可以影响很多人”。

追剧的很多观众都被郭鑫年那句“我不怕失败,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那才是最大的失败”所感动,同时这也是黄轩接下这个角色的原因之一,“郭鑫年是一个富有层次、变化极大的人物,他一开始是个创业失败者,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断挑战极限。一介草根的他,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理想,成为成功人士”。在黄轩看来,“创业就是通过智慧和行动,将概念性的东西具象化,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和可能,这才是创业者最理想的状态”。黄轩说,郭鑫年最初是个“码农”,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终于实现理想,这是这个人物的最大魅力所在。

郭鑫年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愈挫愈勇、永不服输的强者心态,这就注定了他的创业之路并不是浅尝辄止,而是为之奋斗终生。黄轩说,这些“个性”和他自己“不谋而合”:“郭鑫年的特质我也有,但他的个性要比我极致很多。所以我在演的时候挺累的,每天要给自己‘打鸡血’,拔到郭鑫年这个高度。我觉得一个创业者一定是影响力非常强的,而我生活中对别人的带动性没有那么强,所以我得把自己调成郭鑫年的那个标准和状态。”

为了“挑战”郭鑫年,大家眼中的“戏痴”黄轩曾多次在拍摄期间“自扇耳光”。采访中,黄轩解释说:“我是一个拍摄的时候跟自己较劲的人,在我这儿没有‘差不多’这个说法。我只要觉得没有拍好就不会就合,导演眼神有一丝不满意或者不确定,我就一定要再来一遍。郭鑫年有很多大段的台词,有时要有夸张的情绪,特别容易卡壳,一卡壳我就对自己非常气愤,觉得对不起大家,耽误大家时间了。我是力求完美型的人,比如两页纸的词,中间断了,导演说可以继续接,我就不能接受,得从头再来。我每次跟自己较劲到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给自己一巴掌,也算是给自己打打气。”
黄轩说自己是一个特别容易沉浸在角色中的演员,出演《创业时代》期间,哪怕是在拍摄之外,他也依然保持着“郭鑫年的状态”:“在导演组织的一次聚会上,聊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我真的像郭鑫年那样站在凳子上跟大家‘演讲’一个小时,激情澎湃。”黄轩感觉拍摄那段时间自己好像已经和郭鑫年合二为一了,“现在的我已经没有了那个状态,但我觉得这个人物还是多多少少打开了我某方面的性格,我现在跟朋友提到自己认定的事或者想要说服别人时,影响力比之前强很多,可能这就是出演郭鑫年带给我的收获吧”。
本报记者 王新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