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何苦自编自导自演的纪录电影《最后的棒棒》将于8月17日在全国公映。日前,该片在天津百丽宫影城嘉里汇店举行超前点映,本报微信公众号的幸运粉丝到场免费观影。很多观众在观看过影片后表示“能在商业大片云集的暑期档看到这样一部人文纪录片,真的很难得”“被他们的真实人生所感动,非常敬佩导演能选择这样的题材”。

《最后的棒棒》是由何苦导演的同名纪录剧集改编而成,忠实纪录了山城重庆“棒棒军”这个特殊群体在时代大潮中的命运转折,也记录了“棒棒军时代”经过三十几年底蕴沉淀下的“繁华落幕”。同时,影片也从深层面向大家诠释了“负重前行、爬坡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一系列应当在当下传承的优秀品质。有观众观影后表示:“棒棒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坚持不懈、努力向上,我们跟他们比差太远了,以后遇到困难没什么好抱怨了!”
“棒棒”作为重庆特有的文化名片之一,是山城特有的行业,他们用一根短木棒加一条绳子讨生活,吆喝回声满城荡。正是这群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劳动者用一根扁担、一副肩膀、一双脚板,挑起生活、挑起责任、挑起希望。为了给观众呈现出棒棒的生活现状,导演何苦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并用镜头真实再现了这样一群人。影片中老黄、何南、老甘、老杭这几位住在距离繁华闹市解放碑300米自力巷53号、平均年龄60岁的老人,身处繁华却遥不可及,楼宇林立却危房存身。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乐观向上、不断前行,这种精神感染了很多来观影的观众,大家纷纷拿起手机在朋友圈发表观影感受,“生活不易,做最真实的自己”“做一个善良的人”“生而为人,需努力奋斗”。当有的观众得知导演拍摄这部电影的启动资金只有1300元、最后影片的总成本也未超过2万元时,不仅被片中主人公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所感动,也被导演认真执着的精神所折服,“电影上映的时候,还要带着家人一起看。”
本报记者 王新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