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正在浙江卫视热播的文化教育公开课《同一堂课》发起了“同文同宗,同根同脉”主题研讨会,节目主创团队及国内知名教育专家、节目模式专家出席,共商中国语文教育方向,探讨两岸同源文化基因。在研讨会上,《同一堂课》被评为“星素结合的示范性节目”,并且“在立意上体现了用文化搭建两岸沟通的恒心,是文化节目中一股暖流。”

研讨会上,《同一堂课》代课老师王珮瑜和王洛勇分享了自己的录制感受。王珮瑜直言,之前还以为在录制中要配合节目好看,需要一些表演,没想到整个过程非常真实,三天拍摄下来,特别疲劳、无助,甚至每天晚上都在做梦,反复梦见一个个“熊孩子”的面孔。王珮瑜也从代课经历中受到重要启发,那就是京剧艺术要培养未来,就要从给小孩子讲京剧开始,为此她着手做起了少儿京剧场。王珮瑜说:“《同一堂课》是一个高级节目,因为它让人思考、反省。”另一位代课老师王洛勇则自曝参加节目前“挺忐忑”,但不久前他代课班级的班主任发来反馈说他的教学成果不错:“这次期末考试是全班考得最好的一次,孩子们都喜欢学习了。”王洛勇认为在节目中,最重要的是传达正确的教育理念,比如他提出的“交流教育法”,即通过平等的交流,而不是命令、胁迫、惩罚等方式传授知识。

中国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影视创新研发学者冷凇教授觉得,《同一堂课》是“文化节目热”中崛起的“中国首档文化场景类教育真人秀”,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将普通语文课升级到了艺术门类的慧眼之课,节目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细节,也碰撞出了不少真实流露的情感。乐正传媒联合创始人、影视产业观察主编、模式专家彭侃博士认为,《同一堂课》在“星素结合”这个点上起到了示范性作用,构建了以师生和师友关系为基础的“星素结合”,“这样在节目中形成的星素关系才是有效的。”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贾秀清教授说:“现在有很多公开课都局限于课堂,局限知识本身,但是《同一堂课》通过电视节目模式,实际上是放大了推行了20多年的支教活动。”贾秀清教授认为,《同一堂课》更像播种机、试验田,向观众展示教育不仅是应试,更是育人。冷凇教授为《同一堂课》总结了“几个心”:孩子真心、授课细心、克服教学难关的耐心、用文化搭建两岸沟通的恒心。他还指出,文化节目需要清流也需要暖流,而《同一堂课》正是文化节目中的一股“暖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