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味儿糕干+茶汤尝尝这道中式下午茶

标签:
糕干 |
分类: 娱乐前沿 |
据说《舌尖上的中国》的诞生,缘于导演陈晓卿当时吃了一碗最爱的桂林米粉,咀嚼着美味,他泪如雨下:“人生那么短暂,而米粉里的炸黄豆美好得就跟永恒一样。对不起,我和美食有个约会。”于是便有了这部火遍大江南北的美食纪录片。人心是敏感而温润的,这个特质在用餐时尤为显著,从操作到品味,不同的食材经由不同的“命运”被端到你面前,送入舌尖,消化于胃,带给你慰藉和启发,变成继续前行的能量。食材的产地、烹饪的工序、厨师的背景、菜品的历史……人们在五谷杂粮的交叠中汲取营养,茁壮了身体、丰富了感官。所以,聊美食一定要结识厨师,走进后厨,认识食物的性格和食客的喜好。
“‘做美食就像做人,必须真材实料,还要去杂选优、精心烹饪才会成为美味佳肴’,这是我爸经常教导我的,所以他研制的糕干现在成了我家最大的特色,我自己隔三差五都要吃上两块儿解解馋。”说起秀泽家的糕干,不少排队的食客都频频竖起大拇指。老板张浩说,不知什么时候起,家里就成了老爸的“美食实验室”:“他喜欢在传统中揉进个人特色,结合老天津卫的口味,做些新品分给街坊邻里,成功了就拿出来让更多人‘检阅’。”正是这种对美食的追求,让退休之后的老张两口子把家经营得热闹又有趣,享受和食物“调情”,日子过得比诗还浪漫。
点评糕干这种美食,似乎没有一个地方比天津的卫嘴子们更有发言权了。天津糕干以易消化、健脾胃、松软可口而著称,制作工艺细腻考究,采用优质大米、白糖为原料,经过浸泡、碾压、箩筛、搅拌、发酵、成形、加热等十余道程序加工而成。十里八乡大名鼎鼎的杨村糕干始于明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流传至今经久不衰足见天津人对它的喜爱。但近年来却有很多人提起糕干的第一反应是“硬而干”,殊不知地道的糕干是不能放在塑封袋里大批量购买的,一定要现做现吃,趁热品尝外皮的软糯和馅料的香甜。热乎乎的一排糕干,论外形,雪白细腻、清新可人,透着一股沉静;论口感,香甜软糯、不粘牙不糊嗓,难掩扑鼻的米香。
无论你是土生土长的天津卫,还是在天津生活多年,将糕干配上龙嘴大铜壶的茶汤,如此怀旧地道的津味中式下午茶是不是让你跃跃欲试呢?不同于高贵优雅的英式或迷醉浪漫的法式,中式下午茶一定要有浓浓的生活气息,除去繁缛的仪式,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汤,两块儿软糯喷香的糕干,翘上二郎腿、旋开“电匣子”,享受这穿越时空足足有300多年的美味,慢慢品才对味儿!
扫码关注本报官微“非常7加1”,按发布的抢福利信息回复,即有机会获得秀泽家为您现蒸的美味大糕干。舌尖上的回忆,让我们从这里启程!
本报记者 赵晓颖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