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有线导视频道精英团队倾力制作的《我要上电视》第二季《国学少年行》即将播出。无论是深入教育系统一线采编,还是收集有奖问答预热回馈,越深入其中,摄制组越发现国学无处不在。本周答题环节,全新的题目和奖品再次升级,与此同时,记者也从幕后了解到更多关于国学对人们学习、生活乃至整个人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一个人的气质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国学少年行》摄制组对此感触颇深,每走进一所学校、接触一个学生,就加深一步对国学的认知,深刻领悟了国学的魅力。在探索国学技艺中,孩子们专业化程度极高,手作、绘画、书法等课程不仅成为课外活动中最受欢迎的部分,更全面地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在武清艺术学校,年仅八岁的明星“小才女”已经是曲艺“老人”了,快板、京东大鼓、相声等传统曲艺不仅是她从小到大的业余爱好,更是学习生活的好伴侣。在第四十二中学,颇富特色的国学馆让人看到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们津津有味地为摄制组介绍自己的所学所感,满脸的自强、自信与自豪,包括随之而来的家长和义务到学校传播传统文化的志愿讲师,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对生活始终保有的激情。

“用连续性强的长镜头呈现细致入微的生活片段,以平静的小故事反衬波澜起伏的情绪变化,20分钟的时间,让观众带着疑问看、揣着猜测寻、抱着答案归,这是我们的一次全新探索,更是和观众的一次会心相遇。”《国学少年行》摄制组编导告诉记者,不仅孩子们会受到节目的启发,家长更可以从中找到教育的灵感,从而与孩子、与老师达到更顺畅的沟通与交流。
章太炎曾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学习并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终身命题,《国学少年行》节目的创办初衷就是让孩子走进镜头成为主角,让家长走下台阶变身观众,让课堂创意感、知识趣味化充盈其中。每周五19:30,和你的家人一起,边看电视边参与一轮头脑风暴,领取空降福利,如此情怀满满的创意节目,你不来瞅瞅吗?
■本报记者
赵晓颖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