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暑季茶方与饮用注意事项

(2017-06-01 18:25:50)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是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这个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已经来临。盛夏时节,最惬意的莫过于饮一杯清凉解暑的茶品,放松身心,赶走烦热。在我国,用于夏季饮用的茶方有很多,且因地域不同各有特色,下面介绍几款常用的溽热季节针对各种不适感可自制的茶方,供您参考。

暑季茶方与饮用注意事项

     清凉解暑,化瘀消脂

      山楂荷叶代茶饮

      材料:山楂15~30克,荷叶10克。

  做法:先将山楂切片晒干,每次用15~30克,荷叶晒干,每次用10克,煎水,煎好后去渣代茶饮。山楂有降血压、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降血脂、抑菌及助消化等作用。荷叶气香味甘,入肝脾、胃经,有清热解暑利湿、散淤止血等功效。荷叶含有多种同类生物碱及黄酮甙类、维生素C、多糖等,有良好的降脂、降胆固醇和减肥的作用。中医认为夏天属心,长夏归脾,宜养心健脾。该茶方味酸气香,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强心降脂的功效,特别适宜心脾两虚、淤血阻络的人群。

      乌梅饮

  材料:乌梅、山楂各10克,甘草3克,陈皮3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乌梅、山楂、甘草、陈皮放入锅中,加水烧开,再用文火煮30分钟,熄火后,静置约15分钟,滤出汤汁,加冰糖调味即成。此汤具有生津止渴功效,适宜于暑热烦闷、食欲不振、口燥舌干等,可作为暑天用的清凉饮料。

  去火除烦,肺热多痰

       桂花绿豆饮

  材料:绿豆30克,桂花少许,干鲜均可。

  制法:先将绿豆洗净,放容器中,加1000毫升水,大火煮开,中火煮沸15分钟,加入桂花,烧开1分钟,关火,至温凉时加1汤匙蜂蜜,即得。可饮汤,剩余绿豆还可连同250毫升汤汁,放入研磨机绞碎,制成绿豆沙,做甜点食用。

      罗汉果山楂饮

  材料:罗汉果5克,山楂片10克,蜂蜜适量。

    制法:罗汉果洗净,压碎,山楂洗净,与罗汉果同放锅中,锅内加净水,上火煮熟后,去渣留汁倒入杯中,将蜂蜜适量放入杯中,搅匀。此饮可作夏季饮料饮用,明目、润肺、除燥。如果痰多不易咳出,可用橘皮代替罗汉果,制成山楂橘皮饮,山楂10克、橘皮5克,加水共煮,待凉,用纱布滤渣取汁加蜂蜜调用,可适时饮用。

   咽喉肿痛,小便赤黄,大便燥结

      双花薄荷饮

  材料:金银花10克,栀子6克,槐花(槐米)6克,薄荷6克。

  制法:将上述四味原料清洗一下,干净纱布制成小药包,均分成3袋,沸水冲泡,根据个人体重、体质或症状程度,每日代茶饮1~3袋。

      麦冬枇杷饮

  材料:胖大海5克,麦冬3克,枇杷叶3克。

  制法:清洗后直接用沸水泡开,代茶饮,每日数次。咽喉肿痛多因咽喉热毒,或肺热内盛,在治疗上当以清利咽喉热毒、清泻肺热为主。胖大海性质寒凉,作用于肺经,善于清利咽喉,并能清泻肺热,适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无论单用泡茶,还是配合其他清热解毒、利咽的中药,都非常有效,胖大海为寒凉之品,又归于大肠经,具有一定的清肠通便作用,适用于轻症。

   血压升高,心悸失眠  

         莲子菊花饮

  材料:莲子芯6克,莱菔子10克,荷叶10克,淡竹叶15克,菊花15克。

  制法:将五味原料混合均分5份,装入干净纱袋中,开水浸泡代茶饮。每日1~2剂,疗程2周。清热明目,除烦渴,安心神。

         决明桑叶饮

  材料:决明子6克,山楂6克,桑叶3克,酸枣仁3克。

  制法:清洗原料,放入容器,凉水浸泡30分钟,文火熬煮15分钟,滤汤汁饮用即可,也可开水冲泡,代茶饮。

    肋腹胀满,不思饮食

         佛手砂仁麦芽饮

  材料:佛手3克,砂仁3克,焦麦芽5克。

  制法:清洗原料,放适量水,文火煮沸15分钟,过滤汤汁饮用,或沸水冲泡代茶饮。

  佛手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止痛等多种功能。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肠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肠痉挛有解痉作用。故治疗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显著的疗效。砂仁味辛,性温,归脾经、胃经、肾经,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女性也可选择去掉砂仁,加玫瑰花3克,泡水代茶饮。

        沙棘枸杞饮

  材料:沙棘5克,枸杞子3克。

  制法:开水冲泡,代茶饮。沙棘可食药两用,具有活血散瘀,化痰宽胸,生津止渴,补益胃,清热止泻功效。主治跌打损伤,肺脓肿,咳嗽痰多,呼吸困难,消化不良,高热伤阴等多种病症。

注意事项

         1.温度的把控:从养生的角度来讲,夏季高温时饮茶,如长时间工作在空调房间内,不妨饮用温热的,适当微汗,效果最佳;如在室外或高温环境下,适当饮用常温或凉温的即可,切忌大汗淋漓时饮用大量冰冷、冰冻饮品。中医讲“形寒饮冷则伤肺”,“强入冷水则伤肾”,夏季用食材苦寒类居多,加上温度过低、摄入过多时,对脾胃的伤害则是双倍的。茶饮当日冲配,宜当日饮毕,不可久置。

         2.适用人群的选择:每个人体质不同,选用的茶方应该有所区别。婴幼儿时期不宜饮用寒性过重的茶品,否则可能造成终生影响,妊娠妇女、妇女生理期、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或脾胃虚弱人群不宜饮用。作为对症功效的饮品,健康人群更不必多饮、久饮。

         3.服用时间:某些人长期喝寒凉性质的茶品会有头晕、失眠、尿多、腹泻等症状,甚至产生身体虚弱,易感冒等副作用,因此,一般这类茶饮服用37天即可,不适感消失就停用。这类饮品不宜晨起空腹喝,不宜睡前饮用。

         4.与药物的区别:茶饮的组方大多来源于药食同源的食品,即便是含有药性的中药饮片,茶饮的功效一般只适合轻症,主要用来调理身体,不可代替药物,有明显症状时,应到医院就诊,不可贻误病情。同时注意不能用此类茶品送药,应用白开水服药,服药后间隔一段时间饮茶。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宋晓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