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品添加剂的真相

(2017-05-18 15:40:39)
标签:

专家

食品

分类: 养生保健

    食品添加剂为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能,国内外对食品添加剂的研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据有关统计,全世界目前约有一万多种各类添加剂。美国已有2500种以上的不同添加剂应用于20000种以上的食品之中。日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1100种。欧洲联盟使用1000~1500种食品添加剂。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大类超过1000个品种,并且每年都有不少新的品种被批准使用。

食品添加剂的真相
      客观地说,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能降低原材料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利于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操作和管理,明显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改善和提高食品色、香、味及口感等感官指标。原料食品加工过程一般都需要碾磨、破碎、加温、加压等一系列物理过程,适当使用相应的着色剂、香料、增稠剂等品质改良剂可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口感,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和口味的需要。

      3、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防腐剂和抗氧保鲜剂在食品工业中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并且,在食品中适当地添加一些营养素,可提高和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

      4、有利于食品保藏和运输,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为了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保持应有的质量和品质,必须使用防腐剂、抗氧剂和保鲜剂。

      5、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食品加工过程中许多需要润滑、消泡、助滤、稳定和凝固等,如果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就无法加工、生产。

      6、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糖尿病患者不能食用蔗糖,又要满足甜的需要。因此,需要各种甜味剂来补充或替代。婴儿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素,就有了含矿物质、维生素的配方奶粉。

食品添加剂的真相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些社会现象引起全民的关注:

      1、不法商人把化工原料当成食品添加剂来使用。比如,令人震惊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是将工业添加剂当成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典型,全国有数万名婴幼儿因食用这种奶粉患肾结石。

      2、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违法使用工业级的添加剂。比如面制品中使用工业用碳酸氢钠,两者价格相差一倍,而工业级碳酸氢钠中铅和砷含量都很高。

      3、为了掩盖食品质量问题使用食品添加剂。比如在不新鲜的卤菜中加防腐剂,在变质有异味的肉制品中加香料、色素等。有造成食物中毒的可能,长期食用,对健康安全的隐患更加严重。

       4、有些厂家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比如,着色大米,三黄鸡上涂黄色,茶叶中加绿色,枸杞子用红色素浸泡,肉制品使用香精等。儿童吃了某种糖果后,舌头被染色,属于色素严重超标。有的厂家把属于某类食物的添加剂放入另一类食品中,也属于超范围使用。

         5、不实宣传误导消费者。有些食品生产企业刻意在食品标签上标注“本产品不含任何添加剂”或“不含防腐剂”等,欺骗消费者。比如,某包装上醒目地写着一行大字:“本品绝不含防腐剂”,可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苯甲酸钠”,但在它的配方里有山梨酸。千万别以为这是水果中的一种成分,它是一种防腐剂。原来它并不是不含防腐剂,只是不含防腐剂苯甲酸钠。像一些植物油产品上标明“本品绝不含胆固醇”,其实所有的植物油都是不含胆固醇的。这种做法给民众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只有他们的产品才不含胆固醇,而其他的植物油含有胆固醇。类似炒作都是商家的故意误导。

         我们说,食品添加剂不是纯天然物质,绝大多数属于化学合成物质,使用不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亚急性或潜在的危害。滥用或非法使用添加剂的危害不是暂时的,有可能危及更久、更深:

         1、急慢性中毒。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或杂质含量高能引起人类的急、慢性中毒,如肉类制品中亚硝酸盐过量可导致人体血红蛋白的改变,其携氧能力下降,出现缺氧症状。

         2、过敏反应。有些食品添加剂是大分子物质,滥用这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引起变态反应。有报道称,许多香料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

         3、致癌、致畸与致突变。许多动物实验已证实,大剂量的食品添加剂能诱使动物发生肿瘤。有的食品添加剂本身即可致癌,如糖精钠可引起实验动物的肝肿瘤;有的添加剂可与食品中的存在成分发生作用转化为致癌物质,比如,亚硝酸盐与肉制品的腐败变质产物季胺类化合物结合形成亚硝胺。

         4、值得注意的是,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适合食用防腐剂、添加剂较多的食品,因此,这些病人最好不要过多食用方便面、火腿肠、罐头、饮料等速食产品,以避免蓄积带来严重不良反应。

         此外,我们应对于下列国际公认的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使用范围和剂量特别加以关注:

         蔗糖聚酯:一种人造脂肪,被广泛用于炸薯条和甜品中。长时间食用可能干扰人体对重要营养素(番茄红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还会导致肥胖。

         泻焦糖色素:存在于可乐、咖啡等饮料以及调味酱、蛋糕。如果它是直接由糖加热获得,危害并不大。但如果制造过程中添加了氨,就会产生致癌物质。

         糖精:属于人工甜味剂,存在于饮料、果冻等食品中。研究发现,糖精能导致肥胖,使老鼠患膀胱癌,。

         溴酸钾:在烘烤过程中可以帮助面包膨胀,也可用于面粉制作。研究发现,它会使小白鼠患前列腺癌和肾癌。中国已全面禁止溴酸钾在面粉中使用。

         BHA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分别是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实验发现二者均存在致癌风险。而两种化学物质并不是食品制造必不可少的。

         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属于反式脂肪,哈佛大学的研究称,美国每年因食用反式脂肪导致的心脏病发作案例多达7000件。反式脂肪的使用非常广泛,如:面包、蛋糕、饼干、奶昔等。

         亚硫酸盐:这是一种能够保持食物光鲜如初的防腐剂,最多用于酒类行业中。但有些人,特别是哮喘患者一接触就会诱发呼吸困难等症状,所以过敏的人要慎用含此类添加剂的产品。

         偶氮甲酰胺:经常用于泡沫塑料的生产,食品制造中多用作发泡剂,改善面团的弹性、韧性。通过对47项研究的总结,世卫组织认为其可能诱发哮喘症状,建议人们摄入越少越好。

         角叉菜胶:从海藻中提取的乳化剂和增稠剂,可用于果冻、软糖、冰激凌和乳品中。动物实验表明,它和癌症、结肠问题及溃疡有关,至于是否危害人体尚不确定。

         硫酸铵:通常用于培育酵母,也添加于庄稼肥料中,用作食品添加剂时,多为面团调节剂。虽然动物实验表明它没致癌性,但也有研究发现,它会刺激人的眼睛和皮肤。

         我们盼望所有的食品企业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卫生标准进行生产,按国家规定品种、剂量正确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食品防腐剂的作用,保证食品安全。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宋晓坤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食品添加剂的真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