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容易引起肾脏损伤的药物

(2017-03-30 17:24:32)
标签:

肾脏

药物

专家

分类: 养生保健

    我国药物种类、品规繁多,滥用药物现象普遍存在,涉及中西药的数种剂型。肾脏是多种药物的排泄途径,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有资料显示,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患者占住院患者的3%~5%,急性肾衰的患者中,20%~25%由药物肾损害引起,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容易引起肾脏损伤的药物
抗菌药物

  1.氨基糖苷类药物 

      抗菌药物中此类药物肾毒性很大,是诱发药源性肾损害的最常见原因。发生肾损伤的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严重时出现少尿、无尿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2.青霉素或头孢菌素 

  这两种药物可导致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表现为皮疹、关节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其中第一代头孢菌素的肾毒性较大,第二代头孢菌素次之。

  3.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等)

  此类药物易产生肾内结晶,从而引起梗阻性肾病,临床可表现为血尿、肾绞痛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4.其他

  如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等)、红霉素、林可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拉米夫定和干扰素等)等亦可引起肾脏损伤。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等)也可诱发肾小管坏死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容易引起肾脏损伤的药物

解热镇痛药

  各种感冒药,如安乃近、酚氨咖敏片(克感敏)、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必理通)、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康泰克);止痛药,如布洛芬(芬必得、美林)、吲哚美辛(消炎痛)、萘普生、双氯芬酸钠制剂(戴芬、扶他林、英太青)、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散利痛)、塞来昔布(西乐葆)等,都可能造成肾损害。

降压药

      常用的降压药物中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能引起肾损害。这三类药物都可能引起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后两者还有可能通过减少肾脏灌注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后两者对于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的患者,有时候会造成短期内肾功能恶化,这种情况在双侧肾动脉狭窄,同时使用利尿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心功能不全、脱水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

利尿剂和脱水剂

      常用的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可造成肾小管功能障碍、肾功能减退;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常用于脑水肿、降低眼压等,防止急性损伤造成渗透性肾病、急性肾衰。

生物制剂        

      疫苗、抗毒素、抗血清等生物制剂存在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不良反应的风险。如免疫球蛋白有导致肾前性急性肾衰的报告;过量使用白蛋白,引起蛋白超负荷性肾病、梗阻性肾病。

造影剂

  造影剂不仅可引起肾内血管收缩致肾损伤,还可刺激活性氧产生,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故在使用造影剂前,应全面评估风险,对于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和高龄等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使用等渗、低黏度、非离子型造影剂,并尽量减小剂量,避免短期内重复使用。

抗肿瘤药物及免疫制剂

  如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顺铂、卡铂、长春新碱和丝裂霉素等)、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和他克莫司等)、金属制剂(汞、铜、铋和铁剂等)等均可诱发肾小管坏死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大剂量或长期服用上述药物可产生严重且持久的肾毒性,须密切随访肾功能。

中草药

  中草药是在我国引起急性肾损害的很重要的一类药物。常见的可损伤肾的单味中药包括:①植物类中药有马兜铃、厚朴、天仙藤、苦丁茶等,其中含马兜铃酸类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钱子、雷公藤、龙胆泻肝丸、朱砂莲等;②动物类中药有斑蝥、鱼胆、海马、蜈蚣和蛇毒等;③矿物类中药有含砷类(砒石、砒霜和雄黄等)、含汞类(朱砂和升汞等)、含铅类(铅丹)及明矾等;④复方中成药包括冠心苏合丸、甘露消毒丹、妇科分清丸、当归四逆汤等。

防治办法

         1.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防止滥用或用药种类过多。

         2.用药前必须询问药物过敏史,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副反应,避免滥用。在药物应用中注意剂量、疗程,多种药物联用时,注意药物的相关作用。

         3.对有肾损害高危因素者,药物应慎用或减量。如婴幼儿、营养状况差、肾功能不全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类药物,必须要用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并做肾功能好监测。

         4.加强对治疗窗小、肾毒性大的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定期测量肾毒性大的药物浓度,调整用药,保证适中有效药物质量浓度。肾功能已有损伤的患者尽量使用等效而肾毒性小的药物。

         5.一旦发现肾脏受损停用或减量肾毒性药物,多饮水,保持尿量,调节尿pH值,增加药物的排泄。应使用抗氧自由基药物如谷胱甘肽,有一定疗效。必要时以透析疗法挽救病人生命。

         6.注意尿常规、尿蛋白、尿酶、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用药期间进行定期监测。

    一般情况下,药物性肾损害预后良好,早发现并及时诊断,经过正确治疗,多数药物性肾损害患者肾功能可恢复正常。个别重症肾功能衰竭、病情复杂或原有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肾功能常难以恢复,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因此,应加强所有种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加强用药常识的宣传,提高广大患者的用药意识,避免药物对重要脏器的损伤。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宋晓坤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容易引起肾脏损伤的药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