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引起肾脏损伤的药物

标签:
肾脏药物专家 |
分类: 养生保健 |
1.氨基糖苷类药物
2.青霉素或头孢菌素
这两种药物可导致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表现为皮疹、关节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其中第一代头孢菌素的肾毒性较大,第二代头孢菌素次之。
3.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等)
此类药物易产生肾内结晶,从而引起梗阻性肾病,临床可表现为血尿、肾绞痛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4.其他
如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等)、红霉素、林可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拉米夫定和干扰素等)等亦可引起肾脏损伤。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等)也可诱发肾小管坏死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各种感冒药,如安乃近、酚氨咖敏片(克感敏)、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必理通)、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康泰克);止痛药,如布洛芬(芬必得、美林)、吲哚美辛(消炎痛)、萘普生、双氯芬酸钠制剂(戴芬、扶他林、英太青)、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散利痛)、塞来昔布(西乐葆)等,都可能造成肾损害。
降压药
利尿剂和脱水剂
生物制剂
造影剂
造影剂不仅可引起肾内血管收缩致肾损伤,还可刺激活性氧产生,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故在使用造影剂前,应全面评估风险,对于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和高龄等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使用等渗、低黏度、非离子型造影剂,并尽量减小剂量,避免短期内重复使用。
抗肿瘤药物及免疫制剂
如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顺铂、卡铂、长春新碱和丝裂霉素等)、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和他克莫司等)、金属制剂(汞、铜、铋和铁剂等)等均可诱发肾小管坏死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大剂量或长期服用上述药物可产生严重且持久的肾毒性,须密切随访肾功能。
中草药
中草药是在我国引起急性肾损害的很重要的一类药物。常见的可损伤肾的单味中药包括:①植物类中药有马兜铃、厚朴、天仙藤、苦丁茶等,其中含马兜铃酸类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钱子、雷公藤、龙胆泻肝丸、朱砂莲等;②动物类中药有斑蝥、鱼胆、海马、蜈蚣和蛇毒等;③矿物类中药有含砷类(砒石、砒霜和雄黄等)、含汞类(朱砂和升汞等)、含铅类(铅丹)及明矾等;④复方中成药包括冠心苏合丸、甘露消毒丹、妇科分清丸、当归四逆汤等。
防治办法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