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课程进校园 文化传承 人人有责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 |
分类: 娱乐前沿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人类文明的技术思想和实践经验,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精湛的部分,饱含了中国人的记忆与技艺,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梦想。“在天津南开大学开设非遗类课程,在全国来讲是一个开创性的举措,融合大学里更多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去做传承保护的事情,不仅是对中国也是对全人类的贡献。”乔晓光不仅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大量濒危传统文化亟待保护的重要性,还站在全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角度,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文化就是活着的实体,文明也并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那些,而是遍布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是文化和人才的输出重地,从高校做起,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非遗保护中来,使其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本报记者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