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你不知道的《“狂人”记》

(2016-12-22 17:28:55)
标签:

舞蹈

《“狂人”记》

分类: 娱乐前沿

  121618日,由云戏剧工作室推出的戏剧《“狂人”记》在智慧山艺术中心连演三场。光怪陆离的场面、缠绵宛转的音乐、极致的表演、精妙细致的拿捏、耐人寻味的主题,令这部首演的戏剧不仅让人眼前一亮、如获璞玉,更赢来掌声与口碑。导演曹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年底这部《“狂人”记》是给一直支持鼓励自己的观众交上的一份“作业”。

那些你不知道的《“狂人”记》
 《“狂人”记》是云戏剧工作室推出的第九部作品,是在前两版《狂人日记》的基础上独立出来的新戏,这也是曹菁自今年4月跟随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先生学习以来,一直想要重新创作的一个作品。对于观众而言,这版《“狂人”记》让人耳目一新,仅五个演员的表演,却蕴含了丰富的艺术元素,不仅有京剧、昆曲,还有中国传统的傩戏以及日本能剧。“它运用了京白、韵白的台词处理方式,剧本上融入了昆曲《长生殿》的唱词,表演形式上采用了铃木忠志身体训练法和傩戏等元素,还结合了古罗马戏剧中的歌队、京剧中的“丑”和“旦”形式。其实整部作品,我在寻求古老的艺术元素,想要回归最原始、最朴素的舞台神圣感。把这些最传统的艺术形式融入到一个作品中,一方面是比较贴合这部戏剧的整体气质,增强仪式感和视觉冲击力,寻找属于亚洲文化的美学方式,同时最主要的是,我希望可以将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保存并推广下去。” 导演曹菁解释说。

除了观众能感受到的传统艺术元素,《“狂人”记》还加入了全体演职人员的很多巧思,尤其在道具设计方面。戏中最重要的三个面具——鹿面、鬼脸、兔相内涵丰富,“面具的灵感来自傩面,比如戏中的鹿面,表面上看起来是鹿,但结合了马的脸、蝙蝠的鼻子、牛的耳朵;兔相融入了蛤蟆、兔爷、布老虎等元素,这些面具其实有点像图腾,又像人生百态。”这部戏剧对于舞台的精心设计远不止此,还有很多观众不曾发现的东西,“舞蹈编导在傩舞中加入了西藏金刚舞,演员肢体的灵感来源于日本古典戏剧的狂言,不设观众席,让观众自由走动,营造一种围观和被围观的感觉,彻底摧毁第四堵墙,演绎全新的观演关系,这些混搭的艺术形式让整部戏更加完整。”曹菁在揭秘了这部戏剧背后细节时还表示,“我最想感谢我的演员们,因为我要求很严格,他们每个动作无论是站立、坐下,都要流畅。像戏中狂人妻从侧卧到举伞站起的动作,她不能用手撑地,而是借助腹部力量将整个人拉起来,看似简单,我们练了两个小时才做到完美。”

在《“狂人”记》首演之后,曹菁感叹不见观众永远不会发现有太多不完美,对于目前比较萧条的话剧市场,她乐观地表示,“这些都不重要,戏剧是我的信仰,只要我还做得起、饿不死,就会一直坚持下去。”《“狂人”记》也将在接下来的演出行程中断完善,给观众呈现最完美的一面。       

本报记者 李新蕊 文/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那些你不知道的《“狂人”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