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广电网络、天津广播电视报联合传统文化公益平台老魏茶舍、美域文化、惟川摄影工作室、萧信美学等共同发起主办的《师徒情深艺术画册(曲艺篇)》公益人像摄影拍摄囊括了相声、快板、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天津时调、河南坠子、雷琴等不同曲种的当家代表人物和传承人,拍摄过程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目前,画册正在紧张的排版制作中,将于2017年元旦和大家见面。日前,惟川摄影工作室率先曝出了一组成片,片中尽显众名家经典的动作、优雅的表情和传神的互动,在表演和抓拍相结合的方式下,人像摄影不仅抓住了曲艺名家生动的神态,还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该曲种的艺术魅力。


“拍摄之前,我是一个曲艺的门外汉,相关知识真的是一片空白。拍摄过程中,我会从网上提前学习各位艺术家的表演风格介绍和视频片段,提前对大家的神态样貌、表演风格有个把握,然后在拍摄中尽可能多地让他们个人自由发挥,这是和我们日常拍摄其他生活写真最大的不同。”摄影师包佳在获悉是给老艺术家拍摄公益写真时,率先推掉了一部分日常工作,全情投入到这个崭新的领域,“这件事情最吸引我的是这个学习的过程,你会看到很多年逾九旬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他们也许会认错人,但谈起自己的曲艺行当,举手投足都一丝不苟,曲调唱词更是信手拈来,神态、动作和在台上无两样,所以我们几乎很少干预摆拍,都以抓拍为主。”

成片中,古彩戏法名家肖桂森和徒弟以及快板书名家李少杰和徒弟都属于站位较远的一对儿。对此,包佳说首先是因他们的表演形式而定,“古彩戏法的表演动作很大,大火盆、大披风都是非常有气场的实物,我们希望拍出来最接近表演本身感觉的片子,而不是摆出来那么死板。快板书这对儿则是由于二位老师的表演非常幽默自如,动作幅度大,这样给予适当空间,成片会显得更自然、大气。”相对于此,对相声名家赵津生的拍摄,包佳则选择了大光比的强反差形式,将光圈聚焦在他的面部,营造了一个非常鲜明的人物特色,“因为他的面部表情很丰富,我希望不仅拍出人物肖像,更能拍出人物内心的潜台词,让他们的艺术在画册中能‘活’起来!”
■本报记者 赵晓颖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