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天津美术馆开馆以来重量级展览之称的《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日前正在美术馆二层展厅展出。这次画展是冯远创作从前期历史英雄主题转为为当今普通劳动者树碑立传的主题展览,共展出的一百六十余件作品,既有大型主题性创作,也有表现普通人情态的人物肖像、民族题材、都市人物等。

冯远作为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目前任职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出生于1952年的他从初中起自学绘画,作为知青到“北大荒”务农八年的时间里,农耕之余不忘学习美术。恢复高考后,他作为第一届学生入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取得中国画研究生学位。他的代表作品有中国画《秦隶筑城图》《星火》《今生来世》《屈赋辞意》《世纪智者》《心幡》《逐日图》等。三十余年来,冯远的作品入选了国内各界重大美术展览,获金、银、铜和优秀奖数十项次,他本人也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位。

冯远作品以笔墨酣畅、造型扎实、形式多样、面貌丰富、蕴含厚重、个性风格鲜明著称。本次展览展出了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以来三十多年的美术创作历程和成果,既有针砭时弊的都市百态画,也有包含关爱的农村人物画像,更有蕴含中国博大精深艺术文化的历史人物画和书法作品,内容涵盖方方面面。“展览中的作品《望夫妹》,画的是一位娇小孱弱的南方老妇。这是我去革命老区采风时听说的故事,江西省兴国县一位96岁的红军遗孀离世,她的丈夫参加红军一去未归,几十年来,她每天都在门口远眺,盼望丈夫回家。弥留之际她还念叨着‘二伢子说好要回来的……’这幅作品虽然是望夫回归,但也是对革命奉献精神的回应。”

冯远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虚拟都市病症系列》通过16种表情,表现现代人人性的另一面,因为我觉得,艺术创作也要有对社会负面的善意批评。除此之外,还有表现农村生活的《苍生·藏人组画系列》《我们》等,以及重现历史的《秦嬴政称帝庆典图》等。这一百六十余件作品分别代表了我每个阶段研究思考、创作实践的成果和风格变异的过程。在我看来,艺术创造不能凭空而来,应该是对人的精神折射和社会反映的展现,艺术在传达思想情感、赏心悦目的同时,更要直指人心。”
据悉,《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将于11月30日结束,冯远希望通过这场展览,以画会友,与同行和绘画爱好者切磋技艺。
■本报记者 李新蕊 文/摄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