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竹笛“乐”津城 非常7加1邀您来听音乐会!

标签:
李乐竹笛独奏音乐会 |
分类: 娱乐前沿 |
李乐生于黑龙江省饶河县,
6岁开始学习竹笛,10岁走上专业学习竹笛之路,先后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张永发、刘含有、詹永明、王次恒、戴亚教授等钻研笛艺,获得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竹笛第一名和金钟奖竹笛金奖。2010年,李乐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保送研究生,是中央音乐学院历史上第一个竹笛专业保送研究生。
近年来,李乐应邀与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英国皇家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民族室内乐团、德国广播爱乐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北京爱乐乐团等国内外知名乐团合作演出,担任竹笛独奏,参加了国家大剧院出品的多部大型原创歌剧舞剧《西施》《山村女教师》《洪湖赤卫队》《马可波罗》《赵氏孤儿》等,并在《赤壁2》《龙门飞甲》《洛神传奇》《新射雕英雄传》《班淑传奇》《沂蒙六姐妹》《后宫》《搜神记》《深宫谍影》《大禹》等影视作品中担任竹笛演奏。
在本场音乐会上,李乐将为观众带来八首精彩的曲目:新疆风格作品《春天》节奏欢快、旋律动听;传统风格作品《秦川情》以陕西秦腔、碗碗腔、郿鄠调为素材,运用笛子丰富的技巧,表现了八百里秦川的风土人情;串烧类作品《意象集》意图追踪飘忽不定的意象;流行音乐作品《舞动》探索了民乐表现流行与时尚的可能性;传统风格作品新版《幽兰逢春》取材于昆曲曲牌《二郎神》,快板部分要求用两口气完成,手指灵活极富弹性,显示出精湛的技艺;结合大曲笛、视觉影像与电子音乐而作的幻想音诗《吟》,表达了东方民族内心深处无休止的思辩和挣扎;首演作品《悟空》思考了人生中循环往复的“得与舍”的问题;另一首演作品竹笛与唢呐《I will miss the every nights when I’m with you 》则用音乐表达了爱情、亲情,以及兄弟情。
■本报记者 李新蕊
(转载需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