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场旅行变得更有意义——本报读者第三批“情系两岸 畅游台湾”活动温暖人心

标签:
台湾游 |
分类: 特别策划 |
风景与人文共舞
说起宝岛台湾,总会让人觉得带有一丝神秘感,无论是久闻其名的日月潭与阿里山,还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大家多多少少会幻想很多。不过当你真真切切地踏上这片土地,看到实实在在的景与物,与当地老百姓聊聊天、吃吃饭,才发觉,就像置身南方的一些城市一样,并没有太明显的区别。
台湾从地图上看形状像个地瓜,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三个天津市的大小。此次八天七夜的台湾环岛游从台中机场降落,一路南下经过南投县、嘉义县、高雄市,直到最南端的屏东县,又北上到了台东县、花莲县、宜兰县,直至台北市,最后又回到台中机场飞回天津,基本上把台湾走了一圈、看了一圈、吃了一圈。虽然行程比较紧凑,但是从一下飞机起,便有一位台湾当地的导游“林妹妹”和司机李师傅,开着一辆旅游大巴车带着大家一路游山玩水,所以玩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台湾旅游一般首推的是日月潭与阿里山,这两处经典确实也不负盛名,日月潭因为其中央有一座小岛,从空中鸟瞰,其北偏圆,像太阳,其南偏瘦,像月亮,而称为日月潭。它比西湖略大,湖水清澈透绿,搭乘游船到达日月潭中央小岛,便可看到曾供奉玄奘法师舍利的玄光寺等景点。不过,日月潭名声响亮的可不止于此,最近几年流行了这么一句话,“到台湾不到日月潭等于没来台湾,到日月潭不吃阿婆铁蛋等于没来日月潭”。在通往玄光寺的阶梯旁的凉亭里,一位卖了近60年茶叶蛋的阿婆被游客捧红了,据导游介绍说,因为大量的游客造访日月潭,阿婆每月能卖出约30万颗茶叶蛋。同时她还揭秘为什么阿婆的茶叶蛋会比别处的好吃,因为她是用灵芝、香菇和红茶慢火熬制而成的,所以口感香味比较独特。
谈到阿里山,大家一般都会联想到邓丽君的那首歌《阿里山的姑娘》,不过现在到了阿里山,基本上看不到姑娘了,因为山上生活条件比较辛苦,她们都去山下谋生计了。所以,游客到了阿里山看的还是景,幸运的话还能看到“五奇”——日出、云海、铁路、森林与晚霞。虽然这些美景我们这次没能有幸目睹,但见识了阿里山最闻名的两棵千年古树——千岁桧和香林神木,这两棵树也是因为一个树干分叉、一个树洞空心而逃过当年日本人近乎毁灭性的砍伐,保留到了今天。
除了日月潭与阿里山以外,此次台湾环岛游因为一路在沿海公路行驶,所以令人着迷的自然风光也是数不胜数,垦丁风景区内的猫鼻头与龙盘草原让人看到浩瀚的太平洋与辽阔的草原组成的壮丽风景,地处台湾最南端的鹅銮鼻海景令人心旷神怡。沿途一望无际的海岸线,因被海水侵蚀而造型各异的怪石组成的石梯坪,神奇的水往上流景观,还有太鲁阁国家公园,每到一处都让人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过本报第二批台湾行报道的读者对此可能已经有些认识,不过美景只有亲身体会才更有实感,所以大家有机会不妨亲眼去见证一下它们的美。
台湾的自然风光让人惊艳,人文景观更不在话下,尤其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与101金融大楼,一个是历史的轨迹,一个则是现代科技的耀眼明珠。读者孙喆表示,她此次行程最重要的目的地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我是教汉语言文学的老师,本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关注,尤其对字画特别感兴趣。我知道《富春山居图》的其中一部分在浙江,另一部分就在这里,所以特意去看了它。除此之外,用一句‘酸菜白肉锅’就可以记住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三宝—— 肉形石、翠玉白菜、毛公鼎,因为翠玉白菜被带去别处展览,所以只看到两个,不过也让人大开眼界。等回去以后,我就可以更加具体地讲给我的学生了。”
美食与水果不可辜负
集体温暖渴望再度同行
这次台湾行读者团中年龄最大的要数80岁的王泽生和81岁的郭锡兰夫妇了,一直关注本报的读者应该对他们二位还有印象,在之前本报举行的“九九重阳全民敬老金婚、红宝石婚庆典”中,他们俩作为金婚夫妇正是其中年纪最大的一对,王大爷和郭阿姨平时紧跟潮流,经常用微信交流聊天,当时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说起此次台湾旅行,两位老人对本报和读者生活馆充满感谢,快言快语的郭阿姨说:“我们老早就想去台湾旅游了,但是哪个旅行团都不带我们玩,去旅行社报名,他们都嫌我们年纪太大,不让参团。”旁边的王大爷笑呵呵地补充道:“我俩都是读者生活馆文学吧的成员,平时大家总一起活动,读者生活馆对我们老两口比较了解,觉得我们身体各方面都不错,也理解我们一直想去台湾玩的愿望,在留有最后三个名额时,就特意让我们参加了。”
没来之前,郭阿姨对台湾一直备感期待,“我一直想看看当地老百姓过日子的景象,这次来了以后,看看风景,偶尔跟当地人聊聊天,感觉挺好的。”而且,一路上郭阿姨跟王大爷的恩爱模样也羡煞旁人,俩人总是手牵手走路,每到一个景点,大爷都会给阿姨拍照、录像,有时候两人还会用自拍杆合影,时尚程度都赶超年轻人了。“我随时把台湾行的照片、小视频发到朋友圈了,很多朋友都会给我点赞。”
当被问到这一路8天的旅行是否感到劳累时,郭阿姨笑着表示:“一点都不累,我腿脚好着呢,要不是老头子在后面坠着,我能跑到最前面去。这个集体特别温暖,一路上大伙都挺照顾我们的,这也得益于读者生活馆把大家凝聚到了一起,让这次旅行更加有意义。我也希望报社和读者生活馆以后能组织更多这样的活动,我们一定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