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何处来》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国内首档明星真人寻根、追溯家族历史的纪录片。作为《客从何处来》第二季第三位登场的嘉宾,台湾导演钮承泽与观众们一起开始寻根之旅。日前,记者在微信上采访到了这位曾一手捧红了阮经天、彭于晏、赵又廷等当红小生的导演。采访中,钮承泽坦言这次的寻根之旅让他感慨颇多。而对于另一位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钮承泽表示,侯孝贤虽然不是自己血缘上的父亲,却是自己人生中一位如父的长者。

 
 
  在《客从何处来》的寻根之旅中,钮承泽去到了很多“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去到”的地方,改变了对自己的亲人的误解,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人。在钮承泽12岁那年,他的父亲罹患罕见的运动神经元萎缩症。钮承泽坦言这次拍摄经历令他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以前对父亲只有怜惜,但是透过这趟旅程,我对他有了尊敬,我觉得这对于一个儿子而言是很大的救赎,对我父亲而言,也是很值得宽慰的事情。”
     
面对许多家庭和时代原因造成的家族的悲剧,钮承泽除了感动,也十分释怀,他坦言作为导演知道怎样才能让观众更感动,但就是不愿让自己陷入这种窠臼,“我不愿意消费先人、消费历史来成就自己,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但还是有很多片刻hold不住。我希望面对所有事情的时候是一个干净的、没有经过设计的状态,不希望有任何设计和操弄。如果是年轻十岁的我,也许会通过这个节目引起注意,获取好感,急于表现,而不是像现在的节制、清醒、感激。”
     
对于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获奖影片《聂隐娘》出自其手),钮承泽坦言侯导一直是自己理想中的“父亲”:“我在少年时代遇到了侯导,我当时就非常喜欢他。我的父亲很早就生病,性格古怪,后来住院了,侯导就是我当时理想中的、能够投射的父亲形象。”但是,钮承泽也表示自己从不会当面喊侯孝贤“爸爸”:“我们见面的时候,我是不会叫他的。现在还是跟以前一样,我不太说话,他站着,我就不会坐着;他拿烟,我就会点火;他手上有包,我就接过来。但是我绝对不会在他面前叫老爸的。虽然他不是我血缘上的父亲,但他是我人生中一位如父的长者。”
     
生活中的钮承泽是位热爱环保的人,“我在北京、台北都没有车,只有自行车,基本上它就是我的交通工具,除了下雨,或者参加金马奖穿礼服,之外我都骑自行车。而且,多年前我就自己带烟灰缸和筷子。”钮承泽认为,环保不是口号,应该终身关注并且身体力行。
   
     
     
     
     
     
     
     
     
  ■本报记者
王新
   
     
     
     
     
     
  (转载请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