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14:00,“昆曲清口第一人”吕成芳做客本市友谊精品广场负一层易拍廊艺术馆,为本报读者边演边讲,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一个人的昆曲舞台》。
本报读者中有众多昆曲爱好者,他们在演出当天持本报免费入场,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吕成芳的精彩演出。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近年来,昆曲在传承和发扬上遇到了不少问题,很多人自愿为昆曲呕心沥血地做事。在苏州就有这样一个人,她一年365天中要有360天每天在苏州平江路讲演、传播昆曲,当地有句话说“到苏州不听吕成芳的演出等于没来过苏州”。吕成芳用现代化风趣时尚又不失幽默的语言将难懂的昆曲为大家生动地讲演出来,配以委婉动听的演唱,扩大了受众,让内行外行的听者都能领略到昆曲的独特魅力。“易拍廊文化艺术中心是天津首个‘商场里的艺术馆’,融合了艺术和表演,用新颖时尚的形式将有价值的艺术品推向市场。艺术馆中部设立了小型剧场,定期举办各类公益文化讲座、演出、珍品收藏和鉴赏拍卖等,我们希望借此平台让更多人接触到艺术,喜爱上艺术,为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易拍廊负责人郭总向记者介绍道,“很高兴开业庆典请来了吕成芳,很幸运能和《天津广播电视报》合作,为广大读者奉献一场清新雅致的昆曲演出。”
连夜奔波、千里迢迢赶到天津、两个小时不间断的演出、古琴和琵琶齐登场、四身服装轮番更换,吕成芳一丝不苟地讲演原汁原味的昆曲、评弹和吴文化。“我自己热爱这行,也热衷于和大家分享,能来到戏曲底蕴丰富的天津我本身就很兴奋,希望在这里和广大朋友们一起交流、学习。”吕成芳表示,戏迷对她的认可和喜爱让她很欣慰,也很有动力,“我会多表演,多传递,让更多人从不懂到有所了解,从没兴趣到渐渐萌发热情,我愿意为昆曲做这样的事情。”
■本报记者
赵晓颖文/摄
(转载请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