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昀 拼实力不拼爹

标签:
娱乐雪豹周卫国老版父亲 |
分类: 娱乐前沿 |
在老版《雪豹》中,张若昀饰演了刘志辉,因此这次走进《雪豹坚强岁月》剧组,他没有丝毫的陌生感。虽然在老版中与文章有很多对手戏,但这次在表演的时候他没有刻意模仿文章,也不在意大家拿他和文章比较。当时《雪豹坚强岁月》开机的时候,剧组里有个风气,就是很多创作人员,包括执行导演、摄影师还有其他演员等等,人手一个ipad,大家除了看剧本之外,还不时翻看老版《雪豹》的视频。发现这个苗头后,张若昀提出了建议,后来导演就不让大家看老版的视频了。“如果所有人都处在那个状态里面的话,要有新的创作就是不可能的了。我建议大家全部都回到剧本上,因为老《雪豹》中有老的导演风格、印记在,有文章的风格、印记在,有各位演员的风格、印记在。我们现在要走出那些风格,不要看原来的东西,我们就看剧本,重新出发、重新理解、重新演绎。”
文章的两句话深深印在张若昀脑海中,一句是在开机前寄语张若昀的“超越我吧”,再有一句就是在张若昀犹豫接不接这个本子的时候,文章鼓励的话“我觉得这事也只有你能来。”因为当时文章知道张若昀一直在逃避这个角色,并推荐别人去演。“开机之后文章知道我压力大,就过来看我,一方面是考核,另一方面是为我缓解压力。”
对于张若昀拼爹的争议早在《雪豹坚强岁月》的拍摄阶段就在网上炒得火热。《雪豹坚强岁月》作为2010版《雪豹》的翻拍版,导演张健起用原班团队拍摄制作,但文章饰演的男主角“周卫国”却被换掉,由张导的儿子张若昀出演。一时间,关于男主角张若昀“拼爹上位”的传闻甚嚣尘上,让这位85后新人“压力山大”。对于拼爹传闻,尽管张健和张若昀均在第一时间正面回应,甚至把选角细节一一交代,但媒体与网友却仍抓住不放。
热播后,面对舆论的轮番轰炸,张若昀再次表示,自己每次拍戏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不论有多苦也绝不喊累,因为演员是自己的工作,希望能演出好的作品,也希望得到观众的肯定,“如果在这个时候不看成绩却说我拼爹上位,这个论调我不能认可。”其实面对质疑,张若昀坦言:“我一开始的想法是无视,但是其实心里还是有一点点小委屈和不公。”
张若昀承认,自己一路走来也得到了父亲很多的指点和帮助,但这很大程度上是在对戏的理解上,“我们有时候会一块儿在家看《教父》,父亲最喜欢那个片子,他问我罗伯特的表演是什么样的,还会和我深刻探讨这些表演话题。”
至于下一步会不会再跟父亲合作,张若昀说:“这得看有没有契机,看有没有我们父子都感兴趣的剧本,而且我得有时间,也能担得起、演得来,那大家当然可以合作了,我不会刻意排斥的。”张若昀坦言,当初逃避这个角色并不是因为和父亲的这层关系,而是作为贯穿两版《雪豹》的演员,他担心表演上不能突破,也不知道这个突破能不能被大家接受。所以这部剧他的导演父亲跟他谈了半年,他都没有接,开机前一个礼拜才决定出演。他不怕别人对于他们父子说三道四,“我不愿神秘兮兮的,有什么就正面来回答嘛。我觉得最后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实际上,张若昀这种“拼命三郎”的性格从大学时代就早已养成,“在学校的时候,我们班的男生没有一个会害怕演戏演得头破血流,拍戏的都是疯子。”毕业后,张若昀接的第一部有台词的戏是《理发师》。开始头两天演戏的时候,导演还挺满意的,演到第三天开始拍挨打的戏。“我们在学校其实没有演过这样的角色,电影学院也没人会教你怎么挨打做反应,在学院派的眼里这是特技演员干的事,它不该在表演训练里边。实拍那天该怎么反应我不会,当时就被导演骂得特别惨。他一发火我就把身上穿的护具全都拆了,把手机一扔,说:‘打吧!’然后就真的打呀,我磕得浑身是伤,导演这才满意。”
迷上表演渴望塑造多种角色
其实张若昀在16岁拍完第一部戏《海的誓言》之后,就说这辈子都不想当演员,觉得太无聊了。“我以前以为拍戏就是大家在聊天,台词说一遍就完了,结果发现什么话都要说好几遍,我就感觉怎么这么烦啊。”因为喜欢电影,张若昀第一志愿报考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来家人给他提建议考表演系,觉得演员好找工作,也能趁年轻去闯一闯,好歹他长得还算行,而刚毕业的年轻导演找工作就比较困难。于是张若昀就听从了家人的建议,走上了表演这条路。
在大学期间,张若昀就爱上了表演。不接触表演的时候不觉得表演怎样,刚学的时候自己一试发现不行,出于好奇和要强,他开始琢磨怎样表演,并且兴趣越来越浓,现在已然全身心投入了。《雪豹坚强岁月》播出后,张若昀已经渐渐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外界看到了一个不断进步的自己,他坚信“拼爹”只是外界对自己还不了解的误解,拼实力终究能够走下去,而且越走越好。
出道以来,张若昀多以帅气十足的军人形象示人,在谈到今后最想挑战的角色时,张若昀笑言,虽然很多人觉得他是“抗战剧专业户”,但他觉得:“其实人有很多面,作为一个演员,我什么都想演,上到帝王将相下到残障人士,我都渴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