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作品《云南映象》登陆津门 尽显最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

标签:
杨丽萍津门作品云南映象 |
分类: 娱乐前沿 |
第二届西岸·马三立城市舞台戏剧展开幕式演出《云南映象》将于9月12日、13日在津湾大剧院上演。这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是舞蹈家杨丽萍在2001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采集原始的民族舞蹈元素和亲选民族舞蹈演员,又花了18个月编导并倾囊投资创作出的。
《云南映象》包罗了云南的彝族、佤族、藏族、哈尼族、傣族、纳西族、白族等民族生活原型。杨丽萍在云南各族农村甄选六十多位能歌善舞的农民演员,通过插秧鼓、象脚鼓、太阳鼓等68面鼓的鼓风鼓韵和民族村寨中收集的600余套纯手工民族织绣的服装和绣花鞋,配以音乐家三宝的音乐创作,展现出最古朴原始的民族舞蹈。演出分为《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朝圣》、《雀之灵》几个篇章,表达出天地自然、人文情怀,以及对生命起源的追溯、生命过程的礼赞和生命永恒的期盼。
被誉为“孔雀公主”的杨丽萍受邀携作品《云南映象》第一次参加马三立城市舞台戏剧展,她一来便感受到了天津观众的热情,“《云南映象》已经演出了11年了,这次又来到天津,我遇到很多粉丝甚至还有小朋友,他们说一定会去现场看《云南映象》,很感谢这么多年来他们对我的支持。”《云南映象》是杨丽萍倾入了很多心血的一部作品,她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在舞台上建造一座活动的民间歌舞艺术博物馆,“它代表了云南最传统的民族风情,是我想让观众认识的美丽云南。”
《云南映象》的领舞虾嘎来自云南的少数民族,他很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我叫虾嘎,我是哈尼族人,我来自云南的哈尼山寨。”虾嘎在19岁以前一直是个放牛娃,直到2001年遇到杨丽萍,被带进《云南映象》剧组,他才真正成为舞者,一直到今天。“《云南映象》所有的演员都来自田间。虽然我没有上过学,也没有专业学习过舞蹈,但我们就是想为观众呈现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我们这部原生态歌舞集没有经过任何舞台化的加工,而是直接把少数民族最传统的舞蹈和歌曲搬上舞台,把观众直接带入云南最美的原生态之中。”同时,虾嘎表示,“希望天津观众能从《云南映象》中感受到我们少数民族的歌舞、生活以及信仰,我想观众肯定会被现场表演震撼的,因为它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歌舞表演,它融入的是我们少数民族最原始的生命力和勃发的精神。我相信天津观众看后会觉得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