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星追捧  业界赞赏  波兰大戏《假面·玛丽莲》揭开神秘面纱

(2014-05-22 17:36:18)
标签:

电视报

大戏

神秘面纱

舞台设计

大腕

分类: 娱乐前沿

     5月22日至24日,由欧洲剧场奖得主、波兰戏剧大师克里斯提安·陆帕执导的《假面·玛丽莲》亮相天津大剧院,这部戏被业界认为是本次曹禺国际戏剧节中质量最好的一部戏。据悉,为一睹“梦露”风采,林兆华、濮存昕、肖雄、高亚麟、陶虹夫妇、蒋雯丽等明星大腕也慕名组团前来观赏。

明星追捧 <wbr> <wbr>业界赞赏 <wbr> <wbr>波兰大戏《假面·玛丽莲》揭开神秘面纱

    《假面·玛丽莲》以玛丽莲·梦露作为背景人物,讲述了她被送进一个类似精神病院的房间独处,她经常喃喃自语,幻想着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巨著《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面的女主角格露莘卡,但终不能如愿以偿。期间有几个人物到访:她的戏剧导师葆拉、摄影师安德鲁、精神科医生格林逊以及隔壁的一个年轻人弗朗西斯科。最后是一群像拍电影般的摄制团队涌入梦露的房间,与此同时,剧中饰演梦露的女演员的录像出现,诉说着扮演这角色的苦况。整个演出以独白及双人戏为主,包括大量的想象、回忆及梦境描述。
    被誉为“欧洲戏剧界巨人”的陆帕作品风格独特,这部《假面·玛丽莲》更是充满心理学色彩。“假面”一词最早由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提出,认为每人都需要一层假面人格,假面背后都有“暗影”,属于意识自我的潜意识投射,部分属于个人,部分属于集体。陆帕对玛丽莲·梦露的精神分析正是基于荣格的假面暗影理论,“人格不单单是一个人已有的特征,还包括他最本质的渴求,亦是他未能实现的潜在面貌。人格也包括自以为是与自欺。一般人把玛丽莲·梦露的真实性格与她经常演绎的角色混为一谈,她对这种对号入座感到烦厌。很少有人知道梦露是个触觉敏锐的演戏天才,如果你有机会看到她读的书和记录的笔记,便会明白我在说什么。梦露怀着坚强的意志,力图超越本身的性格、限制和命运。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梦露一直追求却未能如愿的欲望──演绎格露莘卡。她不断学习有关角色的一切,寻找自己与角色等同之处,到达沉迷的程度。但无论她如何努力,始终没有机会扮演格露莘卡。梦露超脱为格露莘卡,这就是《假面·玛莉莲》的主题。”
    陆帕对于美学的精致也展现在舞台设计上,《假面·玛丽莲》整场演出只一个场景,但布景摆设与梦露的心理丝丝入扣,连楼梯和进出口的门都经过精心设计,各种道具也充满符号感,令人想细细解读。而从彩排现场也可以看出陆帕的细腻之处,每段情境反复排练多次,每次只要一喊停,陆帕便会跑上舞台跟演员长时间沟通,包括感情的酝酿、台词的演绎,甚至还将他想要的动作细节直接表演给演员看,用心程度着实令人赞叹。
                           本报记者 李新蕊文/摄

                (转载请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