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4首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的开幕大戏,由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冯远征、吴刚等众多实力演员演绎的老舍先生的经典话剧《茶馆》于3月11日至13日在天津大剧院隆重上演。大剧院歌剧厅一千六百座座无虚席,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更是让人全身心投入到清末、民初至解放前的那横跨六十年的苦痛历史中,随舞台上角色的笑而笑、悲而悲,感受小人物在历史背景下的无奈挣扎。

茶馆:浓缩社会万象
天津大剧院的舞台上坐落着北京的大茶馆裕泰茶馆,其中来往人群纷繁复杂,有大资本家、八旗子弟,有地痞流氓、人贩子,还有爱国学生、穷人乞丐,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鱼龙混杂,每个人的命运同茶馆一样随着动荡的社会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掌柜王利发为求温饱苦心经营茶馆,一辈子都在摸索改良,却抵不过流氓特务一纸霸占;善良耿直、铁骨铮铮的常四爷脚踏实地凭良心生活,最终却只能发出“我爱国,可谁爱我呢”的感叹;意气风发、一心实业救国的秦二爷耗尽大半辈子的心血建立起的工厂一夜间付诸东流;而人贩子、小刘麻子、江湖骗子、小唐铁嘴靠着坑蒙拐骗、巴结谄媚却能立足社会;除此之外,特务流氓忙着抓捕爱国人士、警察趁火打劫、穷苦百姓卖儿卖女……三幕话剧通过一个个在茶馆里发生的故事勾画出了社会万象,真可谓“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杨立新:为了传承必须演
由于是之等老艺术家演绎的《茶馆》一直以来深入人心,话剧《茶馆》也被奉为北京人艺的镇院之宝。1999年,北京人艺为了即将到来的建院50周年,决定将停演7年的话剧《茶馆》重新搬上舞台,为此召集了一大批三四十岁的青年演员,如濮存昕、梁冠华、杨立新、冯远征、吴刚等,可谁曾想到,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出演话剧《茶馆》并非幸事,却是顶着莫大的压力。“我们心里非常忐忑,毕竟老艺术家们已经将《茶馆》塑造成了经典,一说重排就已经引起争议,我们这些青年演员能否得观众认可更无法预料,但是,为了把《茶馆》传承下去,为了不让这部经典话剧断代,大家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常四爷的扮演者杨立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冯远征:两个选择
对于冯远征来说,出演《茶馆》实属是被“圈”进来的,而且还是一波三折。“当初我在接到出演《茶馆》的任务时,不知道自己要演什么角色。第一天建组宣布完角色,我就傻了,因为让我演松二爷。我之前是把自己归为小生的,没想到却让我演一个丑角,我一点都接受不了。我当时找到导演林兆华,让他给我换个角色,哪怕是跑龙套都行,就不要演松二爷。黄宗洛老师演的松二爷从形象到性格都非常契合人物,我就怕经典砸在自己手里。于是我又找到院长要求换角色,折腾了一个星期,最后院长急了,给我打了个电话,‘冯远征,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演松二爷,一个是写辞职报告!’所以最后我演了,因为我放弃不了北京人艺,我是在这里长大的。”
梁冠华:从黄胖子到王掌柜
作为话剧《茶馆》的核心人物,天津籍演员梁冠华饰演的王掌柜颇有自己的味道。他胖乎乎的体形似乎更符合当今社会对于掌柜形象的定义,经常耍个贫嘴却又不时漏风,自私精明但有一副好心肠,努力生活却逃脱不了社会的枷锁,最终只能用一条腰带了结一生,让人无不为之唏嘘。梁冠华表示,他曾在老版《茶馆》中饰演黄胖子,跟于是之老师有对手戏,这对他来说是很宝贵的经验。“此次作为主演演绎王掌柜,而且是第一次登上天津大剧院的舞台,我觉得责任重大,但是能将这部北京人艺的看家戏献给天津观众,我也非常荣幸,以后也会将更多优秀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本报记者 李新蕊
(转载请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