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推广公共自行车路在何方
为缓解交通拥堵,倡导绿色出行,解决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国许多城市开始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但此项服务在不同的城市却出现了“冷暖两重天”的效果。那么,公共自行车服务要如何发展才能做到既服务于大众,又避免资源浪费呢?
【滨海新区8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升级投用】经常使用滨海新区内公共自行车的市民会发现,经过系统改造升级,金融街、市民广场等8个租赁点位的公共自行车已全部重新投入使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的租赁系统新增了语音报读和自助终端功能,更加人性化。
记者从滨海公交集团了解到,与此前的旧系统相比,通过POS机,市民可事先确认租、还车状态;可在租车出现异常时自主处理,无需再跑到公司后台;还车站点没有空位还车时,市民可自助选择“车辆续租”功能,延时30分钟还车。只要刷卡、下架两步操作,使用者就能轻松骑着自行车奔向目的地。
【我国多个城市发展公共自行车,收效各异】目前我国多个城市已经推出了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虽然收获了不错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杭州、太原两地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火爆
据统计,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自2008年5月1日开始试运营,同年9月16日正式运营至今,已达到2411个服务点,6.06万辆公共自行车的规模。总租用量突破1.26亿人次。2010年至今,日平均租用量突破20万人次,日最高租用量达32.2万人次。同时,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在推进节能减排上成效也十分显著。据初步测算,公共自行车平均租用时间约为0.56小时,每次出行里程按2公里计,结合系统12668万人次租用量计算,按每辆私家车出行计算,累计行驶里程25336万公里,按城市交通条件,小汽车每百公里耗油10升计算,以93号汽油密度0.725千克/升计算,节约燃油18368.6吨左右;按照每节约1升汽油,减排2.3千克二氧化碳,全年CO2减排量可达58272.8吨。
截至今年5月底,太原公共自行车租骑总量累计已达2758.5万余人次,单日最高达28.6万余人次,单车日均周转最高达18.39人次;日均免费租骑率最高达99.66%;累计投放自行车1.6万辆、服务点636个、锁桩2.8万个;共有36万多人办理了公共自行车IC卡;已有西安、宝鸡、大同、长治等省内外十几个城市专程来太原考察取经。据悉,今年太原市将继续推进公共自行车全覆盖工程,服务点将增加到1285个,安装锁桩5.74万个,运营公共自行车达到4.1万辆。
海口公共自行车成摆设
海口首批投放的4个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点分别位于牡丹路壹号公馆、紫荆花园、爱华汽车广场和电力村,从2011年开始试运行,当时共投放了60辆公共自行车。两年后,海口公共自行车点增加到48个,但这些自行车亭很少看到有市民光顾,车子经常整天整天地停在亭子里。48个公共自行车亭,每个约有8辆自行车,共计约380辆自行车。然而,在海口的大街小巷却很难看到这些自行车在流动,广大市民看到的是成批的自行车成为“摆设”。
【网友热议公共自行车如何良性发展】对于如何解决公共自行车发展遇到的难题以及在我市如何发展公共自行车服务,北方论坛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andrewsmith”: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一方面网点要足够多,足够方便;另一方面,日常的维护、管理、调度也得跟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良性发展。
网友“彩色de狮子座”:建议搞好自行车专用道路的规划和建设,并逐渐形成自行车专用道路体系,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公共自行车服务,同时也能缓解居民出行拥堵问题。
网友“卖咖啡的小男孩”:天津应尽快组建公共自行车体系筹备实施机构,负责领导协调、规划研究和具体筹备实施,尽快在我市市内六区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
网友“菩提树下的小草”:根据我市现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重要休闲购物场所以及居民小区、公共交通站点的分布情况,调查了解市民对公共自行车体系的实际需求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出我市发展公共自行车体系的详细、具体的规划。
【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应重视三个方面】通过借鉴和总结国内外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经验,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时,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规划设计层面
公共自行车是中短距离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可用于接驳公共交通,也可用于健身和休闲。站点设置时应结合这些功能定位,依据城市人口和就业岗位密度来估算交通吸引量。同时应建立科学的等级分布,综合考虑建筑密度、用地性质、居民出行特征等因素,将站点设置在居住区、商业、公建或公交站点等建筑和人流聚集区域,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交通需求。
(2)运营管理层面
企业与政府合作的运营模式有利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一方面企业运作较为专业化,在降低技术成本、实行管理创新上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提供财政支持,以及用地、自行车路权等多方面的政策保障。同时,在运营管理层面,还应考虑成本收益的平衡,制定合理的押金和使用价格,确保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成功运营。
(3)设施建设层面
重视自行车道的建设,优化自行车出行环境,鼓励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可以将慢行交通网络与公共绿地相结合,形成绿色网络型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从许多城市现有的非机动车道设计来看,尚不能满足公共自行车系统未来发展的要求。另外,租赁点的布设空间应谨慎选择,避免占用本来就不宽阔的人行道造成新的交通问题。停车桩、服务终端等设施应与城市景观相协调,坚持简单耐用的原则。
【专家谈我市发展公共自行车的利与弊】网民智囊团成员王光荣认为:公共自行车发展得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发展不善就会成为负担。可见,摆在城市面前的问题不是该不该发展,而是怎样发展好公共自行车。天津市的地形、气候、居民出行习惯都适合发展公共自行车,未来的交通体系也需要发展公共自行车,因此应该借鉴国内外经验,少走弯路,设计适合天津的公共自行车模式。有些城市已经反映出的问题,例如经营方面的投资不足、赢利困难等问题,管理方面的维修不及时、霸占不还、车位被占用、租车点布点难等问题,服务方面的还车难、借车难、押金高、办卡难、车高车型适应性差等问题,都带有普遍性,需要深入调查研究,预先提出应对办法,同时吸收成功城市的经验,制定发展公共自行车规划。只有这样站在高起点上,公共自行车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
网民智囊团成员蔡玉胜则认为,城市在一些旅游景区和观光休息区域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是必要的,但这并不适宜全城范围大规模推广,它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共交通的拥堵和出行困难。与其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还不如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中的自行车和人行通道建设,完善公共交通的慢行系统,推动市民便捷出行。
【结语】公共自行车的出现,一方面解决了市民出行问题,另一方面也符合低碳环保出行的要求。但要大范围地推广,还要解决诸多问题:投放地点、租赁方式、收费范围以及车辆的保养、维修等等。只有处理好上述问题,公共自行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真正达到方便市民、绿色出行的目的。
网民留言
网民:请问滨海新区近期有无新建轨道交通系统的计划?
滨海新区答复:经了解,按照《滨海新区综合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滨海新区“十二五”期间共安排轨道Z1、Z2、Z4和B2线,共计四条轨道线路。其中,轨道Z4线北起汉沽城区,经由中新生态城、滨海旅游区、北塘片区、核心城区、大港地区,南至南港经济区。“十二五”期间将适时开工建设。
网民:请问哪些疾病的患者可办理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登记?
市人力社保局答复:天津市门诊特殊病病种有:肾透析治疗;肾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癌症的放疗、化疗、镇痛治疗;肺心病;糖尿病;红斑狼疮;偏瘫;精神病;血友病;肝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癫痫;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符合上述病种才可办理门特病联网登记。
网民:请问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否可以申请培训补贴?
市人力社保局答复:津政办发【2013】53号文件中规定,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有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开展市场紧缺职业技能培训;对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开展以定向培训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对企业拟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开展以定岗培训为主的上岗前培训。对培训合格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培训费补贴,补贴期限为在学期间和毕业后1年内。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成本及市场需求程度目录》(津劳社局发〔2009〕44号)所列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中级工及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培训成本50%的培训费补贴和100%的技能鉴定费补贴。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成本及市场需求程度目录》以外职业和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以外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照每人8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费补贴和100%的技能鉴定费补贴。高校毕业生参加定向就业培训,培训合格后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费补贴。
登录北方网www.enorth.com.cn
天津政务网www.tj.gov.cn浏览详细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