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淑敏:不屈的话剧命

(2013-08-01 15:17:12)
标签:

电视报

我相信

最好

本相

早知道

分类: 津门星空

   天津人艺演出了百余场的话剧《原野》想必话剧迷们一定不陌生,形象富态、慈眉善目的焦母一出场便引起观众好奇,怎么剧本中那个骨瘦嶙峋、峻削严厉的女人是这样一位演员来演?直到等整场演出结束,大家才恍然大悟,这就应该是焦母。“其实我是在拿半条命对待这部戏、对待这个角色。”焦母的饰演者、天津人艺表演艺术家李淑敏告诉记者。

李淑敏:不屈的话剧命

   因病错失好角色
  李淑敏打小擅长体操、舞蹈和播音主持,中学时便是天津小有名气的报幕员,本来一心想考部队的艺术团体,却误打误撞进入天津人艺,成为王继世的同班同学。“我特别想参军,考上人艺以后也没断了这个念头。为了去考部队文工团,我收到人艺的录取通知书后也没去报到。最后老师找到家里,嘱咐我一定得去人艺上学,我才懵懵懂懂地去了天津人艺学员班。”李淑敏笑着说,“主要是因为我对话剧一点都不了解,不知道以后能干什么,所以很怵头。”
  虽然对话剧表演一无所知,但凭着一股认真的劲儿,李淑敏迅速从学习中抓到表演的特点,逐渐成为班上舞台动作小品的代表。“越是了解,越是喜爱。”李淑敏说,“我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了话剧表演。只是记得,在演出话剧《风华正茂》时,虽然我演的是学生甲乙的角色,戏份不多,却经常偷偷在边幕上看主角演戏,她在台上说台词,我就在台下跟着她默默念一遍。五六年后,导演突然找我演这部话剧的学生主角,只排了五天我就上台演出了,因为台词早就熟记在心里了。”
  李淑敏在舞台上塑造过很多角色,《救救她》中的问题女青年、《报童》里的小腊月、《对对双双》里的清洁工小刘等都获得过一系列奖项,甚至在小品上也取得很好的成绩,她与相声演员刘俊杰合作的小品《戏中戏》曾获第二届中国曲艺节牡丹奖。
  但让李淑敏非常遗憾的是,在话剧舞台上几十年,她几乎没演过中国经典话剧作品,“话剧演员没演过名著,这是莫大的遗憾,所以2005年3月,当我接到院里安排我出演《日出》中的顾八奶奶时,我高兴得无以言表。”新剧本还没印出来,李淑敏便赶紧从资料室里把以前的剧本借了出来,熟读剧本以后,她用记号笔把顾八奶奶的所有台词标记出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思考如何演绎这个人物。直到那年8月底,所有准备工作完成,演员们终于要进剧场排练了。
  “8月31号那天,我自己在家琢磨剧本,准备转天进剧场对台词、向导演求证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正确与否。结果晚上十一点多,我洗完澡去睡觉时,觉得胸口附近痒痒,就用手挠了一下,挠着挠着觉得不太对,怎么有个硬疙瘩?当时我头发根都竖起来了!”本身对女性健康就有所关注的李淑敏直觉这像个肿瘤,但又在心里说服自己不可能,“我得赶紧睡觉去,可能做梦呢,睡一觉就没事了。”心底的恐惧和担忧逐渐蔓延,李淑敏几乎一夜未眠,早上六点就起床找到剧院卫生室的大夫家,大夫一查说:“你赶紧去医院看看。”李淑敏想着上午还得去剧场对台词,便要下午再去,被大夫极力劝阻了。
  去了肿瘤医院,李淑敏被安排去照CT,医生看完照片后很严肃地说:“考虑是恶性,马上住院。”李淑敏顿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我当时还怀着一种侥幸心理,说不定不是那个病,也许把肿瘤取出来以后,休息一个星期,我还能继续演戏,毕竟碰到一个这么喜欢的角色不容易。”
  从发现病情到第一次手术仅仅过了五天,但手术之后,李淑敏被告知还要进行第二次手术,也就确诊是乳腺癌。听到这个消息,李淑敏脑袋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能演《日出》了,脱口而出:“哎呀,我演不了戏了!演不了戏了!”说到这时,李淑敏忍不住哽咽起来:“我并不是因为这个病而难过,是失去了这个机会。”

李淑敏:不屈的话剧命


  她就是曹禺笔下的焦母
  手术之后,李淑敏开始了长达七个星期的化疗。因为化疗吃不下饭,她便嘱咐家人逼也得逼自己吃,咽不下去就使劲咽,就是为了能快点恢复体力参加排练。在化疗期间,李淑敏有空就去剧院看大伙排戏,看看自己的想法是不是跟导演要求演员表演的一致。直到现在,李淑敏还珍藏着当时《日出》的剧本,“虽然最后也没能演顾八奶奶,但心里总归是放不下。”
  李淑敏想要演戏的念头被剧院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05年11月,还在放疗期间的李淑敏接到剧院通知,院里要排曹禺的《原野》,希望她能出演焦母,这让她一下子又高兴又担忧起来。“我当时对演焦母很没有信心,因为曹禺笔下的焦母是一个骨瘦如柴的恶母形象,而我为了应付化疗拼命吃,一下子长到一百三十多斤,胖成这样怎么演焦母?但院里的老师、导演都说我行,给我很大鼓舞。而且,我之前已经失去了演《日出》的机会,这次不能再与《原野》错过了。当时我就想,不知道自己还能演多长时间,死也要死在舞台上。”李淑敏很认真地说道,不过话锋一转她又笑开了,“没想到,我活到了现在!”
  为了贴近焦母这个角色,本来声音甜美的李淑敏在排练时,故意压低自己的声音,诠释出一种颤颤巍巍又阴森的感觉,但因非正常使用声带患上了严重的咽炎。随着导演逐步提出要求以及对角色的揣摩,李淑敏悟出,“角色一定要有人性。虽然焦母是一个恶婆婆,但她不是因为对漂亮儿媳妇嫉妒,而是不放心,这种不放心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有一场戏是焦母与儿媳妇金子谈判,希望她能跟情人离开,不要伤害自己的儿子,为了表现一个母亲的迫切心情,李淑敏跟导演商量说:“在这里,能不能给金子跪下?”导演愣了,从来没有一个戏是这样表现的,而且演员还主动提出要下跪,便随口一说:“跪啊。”结果李淑敏真的“扑通”一声给金子跪下了:“以前就算我错了,我待你不好……”有了第一跪之后,李淑敏又设计了第二跪,这次是连爬带颠地跪爬到金子面前,恳求金子放过自己的儿子。这两跪得到了导演的默许,也震撼了很多专家学者,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所长田本相在看完演出之后表示:“我从来没想到婆婆会给儿媳妇下跪,一开始接受不了,但看完你的表演,我完全能理解了。”
  《原野》在天津演出一轮后,便奔赴北京的首都剧场小剧场演出。结束后,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对这出戏展开讨论。谈到李淑敏的表演,一位厦门大学的女教授说:“焦母出场后,我根本无法将其跟曹禺笔下的人物对上号。作者描述的焦母是颧骨很高、两眼深陷的瞎眼老太太,这跟舞台上那个慈眉善目、富态大方的演员大相径庭。但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后,我相信了,她就是曹禺笔下的那个婆婆。”


  让第一次进剧院的人喜欢上话剧
  排练、演出开始以后,李淑敏只能每个月去一趟医院拿药。第一次排《原野》时,她特意去医院检查,问医生能排戏了吗?医生说,演去吧。结果在看完她的首演以后,医生有些抱怨地说道:“早知道你演戏这么累,我就不让你去了。”李淑敏说:“都演了也不可能换人啊。”但其实她心里高兴极了,“终于演了一个名著,演了一个以前从来不敢想的角色。尤其在感受到观众给予的肯定后,再多的辛苦、劳累也烟消云散了。”
  虽然那股演好角色的念头一直在支撑着李淑敏,但超负荷的工作还是让她带病的身体吃不消,她一直在靠吃速效救心丸坚持着。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原野》时,虽然上台之前告诉自己一定要悠着点,但一上场就控制不住,情绪爆发以后整个表演很耗费力量。演到第五场时,身体终于吃不消了,散场以后,李淑敏直接在后台休克过去了,同事赶紧打120叫救护车把她送进了医院。“我在医院输完液,转天又接着演。最后领导怕出问题,坚决不让我再上台了,紧急找了另一位演员排练,代替我上场。在国家大剧院的最后一场演出,我想上场,但领导不许,所以只能带着遗憾回来了。”
  对于《原野》这部剧,李淑敏倾注了很大的心血,甚至是拿生命下注。谈到为什么如此拼命时,李淑敏说,在与观众交流时,她听到一个女生讲述:“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进剧场看话剧。本来我跟朋友约好到王府井吃小吃,结果朋友来不了,我也就准备回家。走的路上刚好看到剧场在卖话剧《原野》的票,我就用本来打算吃饭用掉的100块钱买了张话剧票,进了剧场。结果看完以后很震撼,我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早点买票进剧场看话剧?’这个碰巧的决定将会影响我的一生,以后我会不断进剧场看话剧,从中学习、从中获益。”听了这席话,李淑敏陷入了沉思,“我是一个专业演员,每天像上班一样走进剧场、排练演出,从来没想过其背后的意义。从那以后,我绷紧了心里这根弦,铆足劲把每一场演出演到最好,因为不知道哪一场演出会有第一次走进剧院的人,会有从此喜欢上话剧的人。我希望我能让第一次走进剧院的人不会后悔,让他喜欢上话剧。”
  采访到最后,李淑敏说:“今年已经是我患病后的第八个年头。以前我做好了思想准备,我以为我连北京奥运会都看不到,我以为我会死在舞台上,但是没有。北京演出结束后,我们又去了韩国,去了中国台湾、澳门。我想,只要我还能站得起来,我就会一直演下去。”
                        本报记者 李新蕊

                 (转载请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